目前分類:市場紀錄:操作紀錄與分析 (2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股今日收盤在4423點,上漲17點,成交量428E,由於昨日美股的跌勢,讓台股今天開低在4330,是過去11個交易日以來的最低點,但開低後一路震盪走高。高低價差109點。

今天的特色是開低走高,另外是成交量縮。三大法人買賣數據如下:

自營商 10.01   11.41   - 1.41  
投信 20.20   17.87   + 2.32  
外資 58.36   77.446   - 19.09  
合計 88.56   106.73   - 18.17

盤中台股走勢明顯與日韓股拖溝,走勢與上海指數比較雷同。並置如下:

台股集中市場與上半場的上海綜合指數走勢圖:




但下半場的上海綜合指數指數如下:



下半場跌破上半場。出現近期新低。韓股尾盤前有稍微拉台,台股今日相對強勢。


今天的量縮代表什麼意義呢?
這兩天的黑棒一共跌了三百三十點,對多方來說應該是不小的震撼,因此今日在美股收黑的背景下開低是可想而知,但已經殺了三百點的台股今天稍作休息也是可以想像的中繼站。多方不願意再追殺,從昨天的資料可以推測今天買盤有一部份可能是空方回補的力道,也就是上週被喊著要被嘎空的空單成為昨天與今天"可能的"買盤。如果買盤的力道來自於空單回補,今天的量縮就可以得到部分的解釋,但在目前這個相對低點的位置成交量縮除了可以解釋為量縮價穩,也可以是追價乏力,四千五百點都可以大買的標的為什麼在大盤跌了一百點之後相對便宜的位置不進場加碼呢?

這也表示多方的謹慎與猶豫。

如果台股的連動確實與上海綜合指數越來越正相關,那麼在美股休市的這段期間我們得密切注意中國與香港股市的動態。上海綜合指數已經作頭。多單要謹慎。

1224台股量縮不跌的意思,個人推測是下跌趨勢的中繼,從成交量能還看不出明確的結構,收盤的位置還不夠理想,昨天的黑棒只沾到邊而已。

操作:
急殺的個股可以回補,回檔的向上成交量縮的個股繼續加空,漲勢凌厲尚未作頭的標的反而要留意是否有什麼題材要發酵,這種股票要作多不作空。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股聖誕假期前一天的走勢如下:

道瓊工業指數價跌量縮,下跌100點。



S&P 500指數,收863,下跌6.4


費城半導體,收200.87,下跌5.79


那斯達克,收1521跌10.08。



以上指數的共同特徵是下跌量縮。道瓊工業指數比較明顯有跌破收斂整理型態,費半、S&P、那斯達克都在整理的末端,要破不破。

單從技術面來看,量縮價跌對多方並不是理想的型態,尤其跌破了過去幾天的相對大量區。新年之前的聖誕行情到此告似乎已經告一段落。未來美股休市期間幾天,繼續觀察國際股匯市的表現。尤其號稱最有實力替代美國消費市場的中國股市,要盡快反轉向上。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SE  下跌158點,成交量674E,收4535,跌破過去五根K線。下一步觀察指數是否能在20MA守住。
OTC  成交金額102E,>三日均量,型態比TSEOK ,但明天是否跟進TSE走勢抑或繼續攀高走強?由特定個股分析可以看到中實戶進場著墨的痕跡。

台指、電期、金融:今天回檔的幅度稍激烈,一併跌破過去幾天的走勢,金融走勢尤其弱,在MOU題材加持下若不能繼續守住跌勢轉強,對大盤盤勢的未來並不樂觀,由於電子利空消息已經屬常態,金融與內需是近期在題材面能夠著墨的對象,近期盤中要特別會留意金融是否轉弱。現貨的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富邦金(2881)...等,如果再跌破作頭了。

前一波反彈曾經越過二十日均線,並且站上去超過三天的走勢是在八月初,當時反彈的週期是20個交易日,從08/05的6813反彈到跌破6813的09/01。從三大法人的買賣並無法看出推算什麼時候是反轉的時間點。單由淨買賣數據去看其實滿籠統的,法人一樣追高殺低,參考價值有限。台股這次的反彈我是從12/05算起,到今天是第12天。我不是神秘數據(ex.費波南係數)的支持者,列出天數純粹是為了從結構的角度觀察反彈的型態與可能的位置。

這兩次反彈相似的地方是籌碼接力。籌碼換手與類股輪動非常快速。不一樣的地方是某些個股確實有特定買盤持續介入。未來兩天滿關鍵的,該釋放的利多與已經消化的利空都差不多耗盡。接下來的多空對峙各自要靠什麼樣的火力呢?

1.台幣的升貶值
2.BDI數據的變化
3.其他? 禽流感?天氣異常?

ps: 港股今日特別疲弱,是作頭嗎?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嘎空行情」是最近常聽見的市場耳語。意思是空單增加的數度奇快,有機會讓空頭被逼著回補一路將股價往上挺。但問題是誰來嘎?買盤在哪?是否有一種有意識的主體針對大盤的空單進行誘空與嘎空? 同樣的問題有另種呈現的方式就是「洗盤」,在市場上有沒有一種力量,他是有意識的、有計畫的針對操作的標的物進行所謂的洗盤吃貨的操作?

若針對個股,是有這種可能 並且有實際的數據可以佐證,但若標的換成大盤,我覺得這個可能性的概率要驟降到幾乎是不太可能發生。怎麼說呢?市場這麼大,如果有一隻手在上下攪和,那表示這個市場根本不是開放市場,因為所有的籌碼早已經被吸納殆盡,殘餘的籌碼只是流通股數的部分罷了,要有這樣的籌碼結構,那一支手才有可能呼風喚雨。因此,就理論上來推測,大盤不可能,大型股的概率也一樣偏低,「嘎空」或「洗盤」比較可能的是發生在中小型股。無關參與者主觀的意願如何,而是籌碼結構使然,是結構性的限制決定了可能性發生的概率。

但可不可能透過市場"氣氛"帶來眾志成城的效應?一路將空單往上嘎爆?當然有這種可能,但這種可能必須有相關條件的配合。

1.國際股持續往上漲不破底。
2.基本面不再惡化且已經醞釀轉折的契機。
3.利空不跌的論述不頓化,讓嘎空期待也不頓化。

養空要有人養,嘎空要用銀彈去嘎。如果以上條件都吻合,那麼嘎空可期。這一篇貼文主要想回答的問題是市場是否有一支像是上帝的黑手在攪和?我們的回答是,市場中人是否有這種條件與實力?唯條件是問。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股今天的收盤價與前次紀錄時的漲幅已經漲了三成。將投資心得與盤勢整理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再次回顧過去的紀錄時,若能驗證自己的看法除了讓知性振奮,荷包充實是很具體的報答。我在突破之後第三天才開始加碼,這是我在操作上失策的地方。突破之前已經佈局了兩個月,但突破之後買進的比重實在偏低,這是資金比重不夠細膩的地方。說不夠細膩,其實也是因為前一波曾經來一段看似要往上飆昇的技術線,大買了資金比重的六成,但終究跟著大盤(順勢?)進入低檔盤旋,足足讓資金多等待了一個多月,於是在這一次上揚的過程中潛意識會刻意保守。

今天的爆量看起來很像出貨。我堆測玩弄這一檔股摽的人也希望大家認為是出貨,若如我所料,那麼好戲就在後頭了。

--------------
X股今天邁入第十天的紅K棒,盤了又盤,盤了又盤,似乎永無休止。近期每天都開低走高。在萎靡的的大盤成交量能為背景下,X股讓人格外覺得詭異,究竟是要騙技術派的投資人進場殺戮,還是要誘拐沒耐性的投資人將持股殺出?

收紅棒的量能漸次遞減,但股價的低點卻反向上行!他究竟是在想什麼?就技術面來看,空頭的慣性尚未改變,但以成交量來看,醞釀的力道隨時可以往上翻揚。

假設未來一週的交易模式與過去的一週雷同,短期均線就會全部糾結在一起。會在哪一天突然一舉站上均線呢?還是跟隨弱勢的大盤,在某個重大利空的摧殘下繼續往下探路?成交量已經壓縮到歷史的低量,是新低量醞釀新低價的前奏,抑或是無風無浪的底部沈澱期?我也不曉得,但我知道這檔被冷落的標的有人可是非常耐心在上下其手!

讓人費解。

依據過去的經驗,這種標的未來沒飆漲個兩倍是不停歇的。但金融市場有趣與可怕的地方就是過去的經驗未必能在未來再現,價格走勢並不是連續的線性發展,而是每日隨時加入新變數的演化模式,研究價格變化並且從中獲利是件令人興致盎然的事,但若分析架構毫無調整空間,隨時可能在市場栽跟斗,一次的失敗就可能侵蝕過去長期累積的成果。

原文貼於11.26. 16:21
---------------------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結束的概率比較大,台積電繼續以盤中這種鎖住打不開的態勢,友達也繼續在下跌的部位盤旋,鴻海、鴻準爆量收黑;觀光類股已經爆量,這兩天的量能已經超過我個人主觀上認為多方的安全量能。加上近期參與殺戮的是中實戶想吃市場豆腐,綜觀以上資訊來研判,是zarqarwi認為結束的跡象。若配合國際股跟著走弱,訊號就更明確了。

多單持續調節,空單續抱。搶短的短線空單(原本被認為會被嘎的一群)將是近期主要的買力之一,就讓他們買吧。等買力耗竭後,或許!!?甜美的那一段還在後頭。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關鍵資訊來源是分析價格波動的材料,但一直以來,我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不是胡思亂想,想像力是創意的外顯,是詮釋資料的靈魂。有了資訊、分析的理論架構之外,我們還需要「想像力」對資訊材料的催化。沒有想像力,我們恐怕也只能人云亦云,像隻鸚鵡般聒絮。人家喊空我們跟著喊,人家叫多我們跟著殺進場。

從眾是資本市場上最要不得的習慣。一檔大家都殺進去的股票,未來要賣給誰呢?當市場上八成的人都開始認同某一個標的時,未來還有持續性的買盤能承接嗎?答案是顯見的。這是為什麼著名分析師提供的標的往往是最容易被空頭殺戮的標的。我手中還有的聯發科空單就是一個例子,我記得九月中的時候這一檔股票被許多分析師喊進,包括著名的X豹部落格格主也在電視上提議這種產業龍頭是值得投資人青睞的標的。我記得在放空這一檔時被委託人摳了三通電話,大意不外是大家都再喊進的標的我空什麼空?因為我一路空他一路往上漲了四趴,委託人看到庫存損益不增反減,心理十分恐慌。我給他的解釋是這樣子的:

1.我認為消費緊縮的威力會持續發酵,西方資本市場的消費消費緊縮,勢必衝擊到電子出口導向的台灣等國。不僅聯發科,大立光、宏達電都會是被海K的對象。

2.六月底分析的「更嚴重的事情」提到外資要撤離新興國家的資本市場已經得到確認,外資要離場的標八九不離十會由大型權值股下手,這樣才有肉。砍中小型電子股換現金的力道有限。

結論就是給他海K下去,用力放空。除了聯發科,還有鬼扯係數指標我認為最高的觀光類股(全世界都沒錢誰來消費?)。在部落格上曾經提過的標的也就是我進場操作的對象,什麼奧運概念股、觀光類股等,格主一路空到現在。

十月初聯發科的獲利已經到了我波段的滿足點,我依據過去的操作策略先把手中的空單回補了三分之二,停利出場,剩下三分之一作觀察,但回補的隔天金管會竟然宣布禁空到年底。當初補在低點314.5的聯發科,這種價位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簡直是遙不可及,來回操作是理想,但我們的失敗就是對政府面對市場的行動太遲鈍。已經宣布平盤以下不能放空的時候就要有心理預備,知道未來可能全部禁空。這就是我對未來缺乏想像力。手中殘餘的空單一天天壯大,心理十分地不是滋味。我是笨蛋。

面對未來的台股,我認為持續性的量縮恐怕成為常態,每一天的成交均量恐怕都會在四百億左右,甚至更低。對操盤人或者投資單位這是最糟糕的狀態。如果情況真的如我所推測,那麼這也是我們的挑戰。要活下去也只有認真面對他,怨天尤人也沒用。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有三個月的投資經驗,大概就聽說過「危機入市」這句話。市場上流行著很多這類的格言,除了「危機入市」,還有「別人恐懼時我們要貪婪,別人貪婪時我們要恐懼」等。

這類格言確實是智慧的結晶,但智慧的結晶往往因為太粹煉太濃縮以致於十個人聽到這樣的格言可以有十種以上的理解,「危機入市」並不只是看到危機就可以入市這麼簡單,因為危機入市而成功者,不只是看到危機進場而成功,要成功必須要有其他的條件配合,例如危機並不是發生在「持續性的系統風險之下」、以及「基本面仍舊有相當的利基」,並且已經有先知先覺者進場吃貨,有這些為前提才是危機入市可能的條件。

當大盤跌到七千五百點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喊危機入市。當時以融資進場的人現在已經被扛出去,五千點的時候也有商業界的「大官」呼籲,這裡已經是底部,要危機入市,但是呢?!五千點進場的融資現在想賣也賣不掉。我有幾張四千五百點進場的融資試單,現在的已經虧損超過一成,完全可以想像,在五千點進場的多單是什麼樣的下場。

誰說危機就可以入市?危機只是入市N個條件中可能的條件之一。

就算這週指數跌破四千,夠危機了吧!?仍舊、不見得、是危機入市的進場點!!!!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盤跌破六千點時,有朋友委託我幫忙處理持股。他的情況是一千萬進場的資本額到十月初已經剩下不到三百;用了兩天將他手中持股全部出清(裡面有冠德與亞泥等一菜籃的股票),實際剩餘的金額只剩下兩百三十萬左右。

朋友不敢看自己的股票,也不想再做任何決定,唯一的決定就是請我幫忙看看有沒有救?我的答案很簡單,沒救,不論持股的內容是什麼,幾乎都沒希望,多單一定要出場,這些話從五月以來就不斷在部落格中提及,不過也持續發現願意實踐的人是如此稀少。

知識與實踐是兩套系統,我之所以下這樣的判斷(全部出清)是透過技術面、籌碼面與基本面的多重檢定,當然我也考慮到新興市場與匯率的變化,是通過理性推衍後的結論,實踐這個結論的方向就是出清多單,要一次出或分批出是個人操作特質的部分,因人而異。我在力麒建設(5512)從16.x打到10.x左右時開始進場佈單想搶個反彈,不過一進場後第四天平台整理開始有弱化的跡象,等我想出場時已經殺了兩根跌停,第三根跌停時我出了一個帳戶的股票,股價跌的很快,先前已經預判過萬一發生這一的情況就是出清持股,但實際上遇到與預判的條件一樣的狀況時,卻也還是有些手忙腳,心理也會有些猶豫,才猶豫了十秒,另外的帳戶動作太慢想出都出不掉,又殺了一根半的停板。平均出清價格在7.x,力麒建設週五的股價是4.96,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整整差了兩塊的價差。手中難得建立多單,一進場救被海K。

砍股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十個投資人有九個砍不下手,對我也是一個壓力,尤其是砍帳面虧損超過五成的持股,尤其艱辛。很多人乾脆不看,像鴕鳥一樣躲起來,但這樣的作法就像是拳擊選手,無法以行動改變自己手中的持股狀態,好比呆呆站在場上挨揍,只有被痛扁的份。已經進場的持股就是進場參與,不論投資人看或者不看,關心或者不再關心,你與我的股票已經在市場上參與,是資本市場動態變化中的一個角色,市場不會因為你或我不看自己手中的持股而少跌一點,沒這回事。

朋友在停損之前已經飽受失眠的痛苦,看著自己辛苦累積的資金一點一滴被侵蝕,除了心痛但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一旦投資人進場的感受是處於這類的煎熬的心裡狀態時,這已經是出場的訊號,表示目前的情況下投資人已經不適合完這個遊戲。無關漲與跌,一旦出現這種心理徵兆就應該出場。

投資的路很長。操盤手與投資人就樣運動員一樣,順手時要持盈保泰,逆境時要當機力斷。環境總是無法控制,但個人的投資是紀律的產物,操之在己,讓自己的心境與體力維持在清醒的狀態才有機會在市場上存活。停損很難,價格不是唯一要考慮的重點。投資人的身心狀態其實更是要緊。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一篇是在六月24日寫的。五月以來部落格記錄了對台股的一系列觀察,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都逐一應驗。照理應該對自己的判斷與知識系統覺得欣慰,但我不蠻各位對部落格貼文有興趣的看官,zarqarwi充滿擔憂與恐懼。蕭條來時無人能倖免於難。尤其政府將禁空實施到年底,阻絕這一條避險的管道,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台幣貶值,物價繼續波動,股票不斷向下修正的價差所帶來的獲利可能性從眼前飛了!

看見主要工業國家積極地處理金融危機與對抗經濟衰退時,身為小國的我們要挫在等,夾在大國中間的弱國總是利益交換的祭品,除非夠悍,夠明確自己的身份與地位,要用盡手段反脅迫大國的經濟侵蝕,不然只有被屠宰的份,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個人的利益與總體的利益不一定是平行關係,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不是頭殼壞掉,這樣的舉動才是將他個人的利益極大化。身為台灣人,我們處在一個對集體利益模糊的年代,活在國族認同分裂甚至錯亂的陰霾下,要在這樣的前提下凝聚向上提升的共識是可能的嗎?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既抗全球化又與之和平共處有機會嗎? 我們的體質不差,應該有能力渡過難關,但目前的行政團隊讓人很擔憂。


-----------
停損還來得及。 別凹單,也別期待XX基金護盤。次貸風波帶來的金融市場混亂尚未歇息,全球性的通膨試煉已經用力敲門來到眼前。個人以為熊市已經啟動。多方除了停損別無他途。


以上。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為什麼台股(全球股市)的暴跌會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

還記得當台股跌到七千點的時許多分析師刻意強調十年線的支撐,常聽見「擴底、築底、打腳」,期待像樣的反彈云云。但是七千點來回三次就直接慣破所謂的十年線。選擇在當時(一個半月)才進場的投資人,我看到不少是謹慎保守的投資人。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不論買哪一檔幾乎全部重傷。

1.為什麼?

當慣破十年線來到六千點時,政府的護盤機制更是不遮掩的進場干預市場,跌了三千多點的台股,多方選擇這時候進場似乎比較沒有風險,但在這週依舊被狠狠甩了一巴掌。目前的指數收在5206點。離六千點又有八百點的價差。離六千點不過十個交易日的時間。在六千點進場的投資人絕大多數現在也是受傷中。

2.為什麼?

第一個為什麼的回答是「技術分析的迷思」。誰說十年線是支撐?理由是什麼?這幾天還聽到,從高點(9800)迄今下跌了13個月,從XX到現在又下跌21週,依據費波南係數的時間波(21;13),本週是關鍵的轉折。我不知道這種論述依據的是什麼科學性的理由?但確被許多分析師引用不疑,我認為這類的技術分析並不是科學,而是披帶著科學外袍的信念。單從價格變化作推論少了太多元素,技術分析要更接近科學必讓價格走勢與成交量的內涵釐出更細緻的辯證,否則,單從片面數據解釋的這種分析的架構基本上沒有解釋力,就算有也是巧合,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第二個為什麼的回答是「個股基本面的迷思」。推動股價漲跌的理由不僅是個股的基本面,也不是單純地某一個國家的體質就能夠遺世獨立地要漲或跌,個股走勢肯定牽連到大盤,每個國家的股市都與全球資本市場連結。好簡單的道理,不是嗎?但為什麼仍看到許多人依舊拿出XX股今年上半年賺了多少錢的數據,不斷自我強調現在進場是好買點呢?假設在承平時期,目前的股價對很多體質看似不差的公司來說已經腰斬再腰斬,真的很便宜,但價格打折並不是評估風險的唯一理由。

當實務操作遇到無可解釋的現象時,我們第一個反應是檢討自己的分析架構是不是哪裡出錯?每當出現異例就是檢討分析架構的時機,科學的進展靠的就是一個一個的異例被突破,等到累積足夠量能的素材時自然會有新的典範取代舊有的分析架構。(自然其實一點都不自然,需要大量的努力與創意去整合新現象)

政府進場護盤表面上看似有利其指數上漲,實質上,在目前的處境下可能讓脆弱市場更脆弱。政府應該作的工作不是拉指數,而是在資源越來越稀薄的大環境下想辦法創造活路的可能性。很多公司的股價若用過去的眼光來看確實偏低,但市場是活在過去的嗎?當然不是。如果我們同意「不是」,為什麼還用過去的思維架構來解釋當下的股價現象呢?

全球資本市場的環境已經產生質變,分析架構要隨時調整,要用新的眼光分析。換個角度想事情,就不會陷溺在第一個與第二個為什麼茫然中。但是,....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換個分析角度想事情是比登天還困難的動作。

面對這種摔不停的跌勢,還是誠心建議投資人不妨先空手觀望,或者委託專人處理。金融操作與任何專們的領域一樣,都要求高度的專業。如果有人左拿外科手術大全,右手拿著手術刀要替你開盲腸,我想任何人都不會願意,但確有無數的投資人,一手拿著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另一隻手就打開電腦用電子下單數十萬毫無懼色。

專家的眼鏡在這次風暴中一把一把的摔破,更何況是一般的散戶!受傷之重可想而知。空手不是什麼都不作,該停損的就停損,覺得精神上已經無法承擔目前局勢的就出場休息不要戀戰,已經不敢在去看自己手中有哪些持股的投資人,個人認為這已經是明確的出場訊號。沒有人能夠閉著眼打仗的,能夠在目前的局勢中保留元氣的人才是下一場戰役可能的贏家。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剪刀、石頭、布可能是我們呱呱墜地後最早學習到賽局。一物剋一物,遊戲的規則是出招前不能讓別人知道你的動作與企圖,剪刀怕石頭,石頭怕布,布又怕剪刀,很單純的遊戲。

政府護盤、外資賣股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除了愚蠢我不知道還能講什麼。護盤基金(四大與國安)擺明了就是要進場被狠狠揍一頓。妳台灣政府要護盤,我就把股票丟給你,你要買多少我就有多少可賣。並且,我(外資)知道你(政府)下一步會出「剪刀」或「石頭」?我就有辦法設計對我有利的「賽局」求利。

大盤急殺的時我可以小買,反正我料定盤會被政府拉起來,我(外資)沒必要出手殺低,等大盤指數拉高時我在期貨佈空單,當現貨可以出手時,我再一口氣大賣將指數往下罐,這樣不但可以賣更多股票換更多現金,如果操作得宜,還可以在現貨與指數都可能賺到價差。

外資是否真的如同我所推測的策略在台股上下其手?我也不曉得。但讓對手知道自己的局就是失敗的開始。護盤只是針對特定標的,不可能所有股票雨露均沾,護盤只是讓指數表面看起來好看,對大部分的股票(一千多檔)的籌碼面幫助不大,股價可能依舊走跌。

台幣繼續升值,九月出口繼續減緩,台灣的房價跟國際相較還在相對高檔(成交量縮但價尚未有明顯跌幅),各國央行持續開出重藥,這樣的背景,股市要翻轉,難度奇高!

建議有資金的投資朋友不妨退場休息。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顯然是政府進場維繫指數。因為在昨日美股重挫的背景,以及亞股疲弱的情況下,台股跳空開低走低之後,盤中緩步走高;再從盤後三大法人買賣的數據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印證。以下新聞是進一步佐證。

外資- 80.41 億
投信- 4.47 億
自營商+ 8.04 億


=====
《盤後解析》國安基金斥資13億護盤宏達電,台股摧枯拉朽上漲38.51點
台股今日賣壓出籠,早盤即將來到5530點波段低點,所幸國安基金神勇般的在盤中10點49分大手筆斥資13億元敲進宏達電2675張,宏達電 (2498) 跌停打開,挽救台股破底危機,市場多頭信心重啟,終場台股上漲38.51點達5742.23點,上下劇烈震盪189.38點,成交值671.17億元,週 線終止連四黑翻紅K棒,惟週線仍重挫187點。

=====

看到國安基金不斷替外資解套變現,感覺十分惶恐。禁止平盤以下放空,甚至全面禁空的規定並無法阻擋佔台股市值三成的外資持續站在賣方,但是為了守住指數,政府不惜重金砸台股。台灣究竟還有多少銀彈可以這樣砸?莊家拿錢進場對市場顯然是直接的干預,讓市場的指數無法呈現原本該有的樣貌。護盤外資賣不護盤外資或許會少賣一點也說不定。

感覺惶恐不是因為手中的空單因此減少獲利,我覺得政府為了救市,採取的行動荒腔走板至極。推出的政策往往左手打右手,相互抵銷。先前有降低證交所得稅,希望藉此刺激流通增加成交量,但過不久又禁止放空,讓成交量一下子冷卻了五分之一。另外還有放寬金控實施庫藏股的標準(銀行都缺銀彈渡寒冬了,為了拉指數不惜讓銀行承擔經營風險)。

最近又放出「主權基金」的空氣球試水溫。我想,現在沒人知道究竟要搞什麼。依照目前的施政品質,假設成立了主權基金,真的有辦法妥善管理這麼大部位的資產嗎?實在令人懷疑。現有的基金都已經在台股慘賠,不想想應該如何處置,卻要另外成立一個基金。這幾個月以來看到政府丟出一套又一套的方案,但外資就是不買單。

政府把指數拉高,讓屬於長線投資的外資倒貨(大型權值股倒地或者持續疲弱);熱絡了表面的投資氣氛,讓屬於炒短線的投機客聯合哄抬投機股(這幾天強漲的股票都是這一類,EX伍豐、玉晶光、泰偉、勝華、中環等)。土洋各唱各的調(外資賣權值股,本土資金炒作中小型股),數據上呈現一致的是三大法人在今天都站在賣方。政府護盤在我的感覺是帶頭作亂。對台股的實質幫助有限。

作空雖然有一點獲利,但個人的獲利事小,實在不想看到台灣崩盤。

熊市已經來了,避寒衣物請先行準備。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頭市場沒有底部」是很基本的概念,因為打底的型態是為了上攻作伏筆,但是在空頭走勢的慣性下,看起來類似W型態的技術線型只是在預備下一波下殺的動能。指數從九千的高點一路滑落破六千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能聽到「築底、擴底、打第X隻腳」的議論,融資降到多少就是籌碼安定的訊號........等。我猜,絕大多數的投資人仍舊以多頭思維來看待價格走勢,因此在描述語言的使用上顯得不搭嘎。既然是熊市!哪來的底?(0523那一根慣破20MA的K線是關鍵)


我以為,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觀念,但對投資人操作的方向影響甚鉅。買在八千五的死在七千五,買在七千點的死在六千五,買在六千五的就在這一波下殺中當冤大頭。投資人依據自己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決定空頭市場的操作策略,如多少資金比重?多空比例?這部分沒有固定的方案,是CAES BY CASE因人而異;但不論比重如何,在空頭市場的操作策略不應該與多頭市場一樣。

反彈是用來逃命的,但不少人仍舊拿來當多方攻擊的訊號!仍然以多頭思維看待市場現象!價格壓回是確認走勢破底的徵兆,要快快逃命,當庫存損益超過一成甚至兩成時都應該不計價出場,而非進場加碼攤平。誰知道會不會反彈呢?能賣在反彈是幸運,不能賣在反彈的只要求能夠保命就算有紀律了。

底部在哪?不知道。但底部型態的完成需要時間與成交量來實踐,時間要夠長,為的是讓沈澱的成交量裡頭有實質的長線投資者進場,成交量要溫和放大是與時間成反向的辯證關係,有量就有機會建構穩定的籌碼型態,但出量之後究竟是穩定的或散亂的籌碼,還要透過更細緻的分析作確認。

目前的狀態是無量、急殺過後指數暫時的舒緩。除非有足夠的時間與成交量吸收市場凌亂的籌碼,這裡不會是底部。寄望美國七千億經濟抒困方案是無關緊要的(雖然這是目前市場的重點),露敗象的資本市場的結構不會在一天兩天內翻轉。如果以上的推論能夠作為操作的依據,對一般非短線客的投資人來說,急漲時應該調節持股而不是進場搶股票。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一篇貼文是在三個月前寫的。現在讀起來一樣很有感覺。一來證明了當初的判斷更貼近真實,台股從七千五百點繼續往下跌了兩千點,二來也是一個反省自己如何反省的好CASE。「反省」可以是一個被朗朗上口道德訓誡,也可以指涉為批判理性;前者人云亦云,後者恆常地處於自我拆解的椎心刺骨,反省自己如何反省是一個更高難度的動作。 跌到目前的位置我們要如何看待?與三個月前一樣嗎?還是需要加入什麼新元素?

在金融市場中的獲利是虛假的,只有風險才是真實的。九次的獲利抵不上一次的失敗風控。控管風險的關鍵是知識力與執行力。把七千五百點甚至七千點當底部的投資人在上週或更早之前被扛出場,把六千點當底的投資人,從指數來看,目前仍處於受挫中。在趨勢向下的過程雖有一兩次往上的漣漪(反彈),但都如曇花一現,抵不過全球經濟衰敗的真實。

景氣如果真的要好轉,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個人以為各國政府不應該再有「下重藥」的動作、BDI指數必須要回穩、有更多長線投資人拿銀兩認同市場(如外資從新興市場撤退的動作需要減緩,甚至開始回補)。目前,融資的數據還無關緊要,他的意義在於看到數據的人給予的理解後的投資行動,對於整體籌碼結構面影響有限

未來比較令多方憂心的,我以會是流動不足帶來的衝擊!一種持續發生的流動風險,成交量萎縮,交易冷淡成常態。經濟蕭條看來是越來越明確的方向了!



--------- 0715 posted-----------------------------------
今天台股重挫,融資減少了51,39E,融資水位在2900.2E。想到了在六月二十七日寫的這篇文章,我認為這篇文章的解釋力還是有效。因為目前指數運動的方向是朝向基本面的數據靠攏,股市下跌是對惡化的經濟現實作真實的回應,今天的跌勢並不讓我意外,當然我也不認為目前是超跌,相反,我認為現在是新的起跌點。未來還有相當幅度的下探空間。

全球消費緊縮的現實不容小覷,當全世界都在努力對抗通膨時,偏偏台灣的馬政府積極擴大內需跟人民搶材火,當全世界都在努力保本珍惜自己的資源時,台灣的政府像散財童子似的不斷將自己的核心技術與已經貧瘠的資本向外揮灑,開放晶圓廠、開放投資上限,好像只要「開放XX與OO」就是經濟的活路與解藥,神經病!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這樣搞。最好笑的是開放中國觀光客能夠帶來幾百億利益的嘴砲,短短不到兩週就破功!對岸來才來了幾百個觀光客但台灣倒是去四千。

資金是無國界的。資本只會流向對他有利的方向,想封鎖都鎖不住。問題不在開放或不開放,而在於長遠的規劃。例如「產業升級」這種需要一個世代努力與勞心,我想政客大概鳥都不想鳥吧!既然政客對改善實質經濟面無心也無力,那就別怨嘆台股跌幅獨步世界。

※0623當天跌了263點,收在7548,成交量是1228E,當日融資減少了14.4E,融資水位在3380E左右。


--------------------------------
『融資大減=籌碼穩定』,這一個命題被許多投資人深信不疑,XXOO大師與股市名嘴也都表示贊同。於是我想先問自己,假設融資餘額在未來一週大減,應該怎麼看待這樣的數據,以及相關配套行動會是什麼?對這個命題的信與不信會導致兩種不同的行動。

融資減少若可以與籌碼穩定連接,就等於進場時機浮現。但值得進一步問的是,融資退場時誰要進場?公司?大戶?還是法人?答案是不曉得。雖然我們現在不曉得誰要以及誰會進場,但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推問,企業的投資價值是否浮現?國內外整體經濟環境是否有改善的跡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公司派的人買與靈通的投信法人有可能會先進場佈局,反之若融資大幅減少之後的現實條件並不允許企業發展,也見不到明確的遠景,試問:誰要來接手股票?

股市會大跌不是因為融資減肥不夠而跌,也不是因為融資過多而跌,而是因為總體面的元素出現大問題才讓融資額度顯得虛肥。「因與果」可千萬別顛倒推論。若總體經濟面與企業本身的基本問題仍舊存在,融資減肥與否就不這麼地與股價打底呈現密切的相關。

假設未來一週或兩週融資大減,請問你會覺得是理想的進場時機嗎?

ANS:我寧願被阿魯巴也不願意進場。市場上傳言融資多少多少就是打底?進場時機?籌碼乾淨?股價跌深?我以為,全部都該打個問號。或許,這種論述將會在未來吸引非融資戶進入無止盡的套房,也許一兩個月就會出現也說不定。

希望我說的是錯的。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看到的資訊標題:「元富投顧盤後-期待政策利多,台股逆勢收紅

是誰期待?真令人玩味!以下是今天電子與金融期貨的盤中走勢。電子期早盤急拉一波到264是今天的高點,隨後一路被賣方壓抑下來,盤中一度拉到平盤,但仍舊不敵賣壓。一路盤跌到12:59分,眼看就要演出破底狂殺格局時,不曉得哪來的買盤一路硬將指數往上帶回!電子期貨的成交量比前兩天都放更大,單看這三天還沒脫離空頭排列的格局。美股昨日將先前政府接管二房的消息面利多一口氣吞回,指數重回前一日的起漲點。台股今日收6458,距離0905收盤價6307還有一百五十點的距離。




金融期也一樣精彩。算算多方至少有四波抵抗。金融期貨這兩天的量有點大,值得觀察。



留心這幾天消息的投資朋友應該都曉得政府為了救股市,提出了包括調降庫藏股門檻,還有銀行投信總計2500億資金待命,財政部更可能一口氣調降包括証交、遺產和營所稅,總計降稅200億。碰巧遇到週末美國接管二房的"利多"刺激,於是台股與其他亞股等資本市場應聲跳空大漲。

推測買盤主要是來自以上消息面的刺激,從籌碼面來看,近日進場的並非長線持股投資者,漲與跌都受制於消息面。指數的位置,配合著一千億不到的成交量,我們推論在目前仍舊不是打底的型態,型態上類同於七月中到八月中的格局,若安定的籌碼遲遲不進場甚至抽身,那麼就算技術面寫出一個類似W型態,其實只是在作另外一個M頭。

收盤前半小時的神奇拉台,最大的可能是政府進場干預,加上短空被嘎的空單共同演出,怎麼想都不覺得是散戶或大股東進場,一、散戶買盤沒這個實力,二、大股東恐怕都自顧不暇,在這個節骨眼願意拿現金換股票的恐怕非常有限(在我們的分析中,這幾個月都沒有大股東進場的跡象)!個人覺得,若政府進場拉台的推論屬真,政府進場的拉台實在是令人擔憂的騷擾,市場壓根不期待政策利多(期待何必賣超?),但指數卻無法真實呈現,這會有兩種結果,a.不明白的散戶以為市場在此就要反轉於是跳進去買股,b.政府的護盤基金繼續成為外資的提款機。不論是a或b對市場的格局都不會是好事。若基本面的確出現大問題,多花一點精神治標就是少了一點精力治本,指數也許可以暫時好看,但結構性的問題若沒有改變,那麼過去以來的向下慣性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繼續發酵。

今天外資繼續站在賣方(淨賣125E),試問這樣的位置、籌碼與型態會是底部嗎?如果是底部,應該出現什麼樣的跡象印證?如果不是我們可以看到什麼訊號?投資人的下一步應該如何自處?

個人以為:在目前這種風聲鶴唳,連專業投資人都不一定知道何去何從之時,空手出清所有持股是最安全的作法。等待政策面確實都上軌道,外資也不再站在賣超時,再來看看有哪些股票夠優質,買了不會睡不著。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很亂。評論:瘋狂,先嘎空再殺多!

單就指數來說是多方控局,但是籌碼的內涵實在非常凌亂,短線客橫行。這種盤什麼時候結束不曉得,但我覺得近期才進場的散戶空單會被嘎到爆,嘎到斷頭。空頭死,"或許"反彈的多方會止也說不定。

如果投資人決定短打,在目前的局勢也是可行的方案,但需要知道自己在作什麼?請先確認自己的操作紀律以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作的決定。當市場在瘋狂時可別跟著抓狂。

這種盤,很容易讓人被多空雙面巴。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力其實不是什麼好聽的話。

主力不是長線投資人,當然也不是價值投資者。他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在金融市場胡亂搞然後把別人的錢掏到自己口袋。他們結合公司不肖經營者或跟媒體媾和聯手,通常是默默買進一段期間之後再聯手放話。這群人掌握資訊與資本優勢做為獲利的途徑,總之就是硬幹,在貪婪的市場賽局中,通常不愁沒有為財而亡的冤魂(只是不曉得誰會是最後一隻老鼠)。

昨天外資不尋常地買進了107E,但仔細分析了一下某些特定買家,怪怪~~外資什麼時候也來搞這這種把戲。跟著玩殺進殺出的爛戲?(大爛股也買),我認為這違反一般"正常法人"的操作紀律。

顯然某些外資也開始走主力思維。主力跟王八蛋其實半斤八倆,不需要什麼專業跟大腦,只要用錢硬幹就得了(包括買通媒體),不過勒,萬一坑不死別人時只好自我了斷。

最近的盤勢是橫向整理,方向不明,等待期間等著看好戲。如果成交量像今天一樣再縮下去。方向就會再度明確了。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股今日出現了今年以來最低的成交量,成交量創新低或新高都是特殊的訊號,值得進一步推敲。

究竟是新低量要有新低價 VS 低量伴隨著今天才-25點的跌幅是價穩量縮的格局?目前有沒有跡象顯示是哪一種可能?從技術面來看,未來只要出現一根帶量的紅或黑的K棒,方向就底定了。理論上這樣推敲實是合理的,可是中線的方向確定了之後,獲利率也少了一半。長線來看,基本面沒有圜轉變優的跡象,但是量縮代表的無量賣壓很容易被小額的籌碼給拱上去。從籌碼面來看,我看不出目前有什麼族群已經有顯著的籌碼進駐,因此,我判定,下次出量是往下而不是往上表態。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澄清:我對神經病或精神病沒有任何道德上的輕蔑。在這裡使用「神經病」一詞純粹是為了援用這一個詞彙在日常使用上的意義,它可能讓人聯想到「脫序」、「迷失」、「無意義」、「病態」、「失敗」、「可嘆」、「可憐」、「幽暗」、「矇昧」等等意涵。

朋友轉述給我的文件有以下一段----
XXX分析師說:『節能股先走強,強勢中概電子醞釀波段行情,1.今天金融股反應過度,反而是好現象,2.融資沒減少反而增加,是在塑造恐慌氣氛,讓融資洗出,美二房問題政府已出手,3.金融有人刻意壓低進貨,可望留下影線,今天低點壓低不用過度恐慌』。
--------------
1.什麼樣的股票是不是過渡反應?很難當下判斷。今天金融股殺的震天響,金融期雖然收紅,但直接慣破20MA,無論從什麼角度都不是好現象。昨晚美股下殺的理由之一是銀行倒閉兩間,這是今年以來的第七間倒閉銀行,市場對這種事件的反應是肯定的、合理的懷疑未來還會有其他銀行要倒閉,於是金融股的殺聲隆隆。

2.融資增加是為了塑造恐慌?真是天才!!。融資減少叫做籌碼安定,減肥成功,融資若增加又可以幻想成「製造恐慌!」;市場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恐慌,另一個不缺的就是股票,到處都是股票,幾乎可以說是「絕對性的供過於求」。在這種態勢下更不可能有3的說法「壓低進貨」。

壓低進貨可不可能發生?當然可能,但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多頭走勢。在空頭走勢裡頭沒有壓低進貨,只有吃快餐式的急速進貨,再來是用更快的效率飛快拉高獲利了結!先跑先贏。在空頭市場速度是獲利的重要元素。不可能用壓盤、磨盤的方式操作持股。

該恐慌的時候就恐慌。該快樂的時候就應該快樂。該生氣的時候就應該生氣。如果該恐慌的時候不恐慌,該快樂的時候悲傷,該生氣的時候歡愉,會有這種反應的人,就叫做神經病,市場上充滿這一類神經病分析師。當政府已經砸下了不曉得幾個四百億資金入市的狀況下,外資依舊持續站在賣方,這時候還沒有恐慌的感覺、不去再想想資產配置與持股狀態!我覺得是不妥的。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