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七月一日寫的文章(大盤指數當時收7407,成交量865E)今天大盤收在7244,成交量1091E,回首檢視,我認為現在依然適用。今天的上漲主要來自權值股的拉台,延續昨日四大基金的操作模式,讓今天上漲家數多過下跌家數。早盤是下殺有量上漲無量直到有特定買方進駐權值股為止。這種盤勢是活絡的短線投者的天下,暫時還看不太清楚是否有穩定的長線投資人進駐。
---------------------------------------------------------------------------------------------------------------------------------------------------------------------------
空方目前最希望市場發生的事情是什麼呢?2008.07.01
1.政府護盤:政府護盤只會也只能拉台權值股,大部分的股票與政府的拉台無關,因此只要政府出手干預,原本兩三天內的斷頭賣壓會推拉到一週以上,這樣的格局會讓上頭的松垮結構越顯沈重,所以「護盤」是替未來的賣壓累積動能。只要有護盤,每天都有新的冤魂。
2.融資減肥:融資減肥會讓市場判定為「底部」的訊號,所以一堆不管基本面與動態技術面的投資人會在這種時候進場。而這些人又屬於短線靈活操作的玩家,他們不會是穩定結構的籌碼,所以只要融資陸續減幅,這些不安定的籌碼元素會陸陸續續進場成為混亂大盤結構的動能。
3.概念嘴砲:當資本市場已經無本質上的利多時,打嘴砲就是必要的手段。同理,當嘴砲的數量與頻率越來越高,那就是資本市場渙散的間接跡象,所以,對空方優待的訊息面就是要有一連串的XX概念與OO題材。舉凡「奧運」、「兩岸」、「觀光」、「通膨」等詞彙都可以化身成為概念的女神。
4.大師開講:俗話「國之將亡必有妖虐」,市場若要更混亂朝向熵值較大的方向進行,就要有大師虎爛。大師股爛的內容除了以上素材,還包括預測大盤指數。如:根據XXX估算,台股要在六千五百點才算落底。根據OO計算,台股將在明年上看兩萬點等巴拉巴拉!這種芭樂仔論述要越多越好。數大變是美,口水多與笨蛋成正比。趕溫。
平心而論:目前的台股紮紮實實的滿足以上四個要件。
以上。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 INJURED LION STILL WANTS TO ROAR 一頭受傷的獅子仍想吼出聲音
-----------
"the last lecture"是由Randy Pausch ,一位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教授所寫,他在知道自己胰臟癌轉移時,仍決定要向他的學生們上這堂最後的課。他的家人不懂為何還要犧牲和家人最後的相處時光去幫學生上課,但他只說了句"AN INJURED LION STILL WANTS TO ROAR",授課才是他最後的舞台。
------------
以上是朋友在部落格書寫的文字。有感而發。
操盤手最後舞台在哪?每天與金錢打滾之後,我們人生意義與最後期待的歸宿是什麼?是下完最後一筆單就葛屁股死在鍵盤或直撥電話前,或者在數鈔票時心肌梗塞嚥下最後一口氣!!這個畫面不美、也不善,也許真實,但卻是荒謬。
操盤手的歸宿不是在金錢。跟所有人一樣是在生活意義的建構,財務自由是最低也是最基本的門檻,但在財物自由之後我們需要有更大的胸襟與願景。而這願景卻是不能在獲取成功之後才去思考的。過去的失敗與未來會繼續面對的挑戰是對品格與智力的磨練,我相信度過這些磨練之後會有超額報酬為回饋。但報酬不是人生的歸宿,這是我現在已經可以確認的。
有朝一日,希望不用再聽見或看見台灣有肚子餓的小孩。
所以,要努力的路還很長遠。所以....先讓自己當一頭獅子(而不是虱子)吧!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檔股票該抱到什麼時候出場?
一、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例如X趴就要停利,Y趴要停損,但個人以為:當持有的股票讓您失去行為能力時這檔股票就不宜持有,若進場後的持股總是會讓你猶豫不決,那也就是代表在這個當下的你還沒預備好入市。被持有的股票只是一個獲利的「物件」或「工具」。隨時要有換股換工具的預備,這種預備來自於專業的判斷與紀律的操作。所以,當我感覺自己已經無法控制手中持股,甚至只能被動的等待救贖等解套時,這種心理狀態其實是滿確定的出場指標。 先出場再說。
二、
目前的市況,個人以為不斷的往惡化的方向發展。短期、中期甚至長期暫且都看不到明確的轉機。萬一發展到多殺多的空方循環時,大盤指數要破的點,恐怕會讓一堆專業的、高尚的、迷失在概念股的XX大師跌破眼鏡,想捏LP自殺吧!。以下來自偉大祖國的掐LP圖檔,端請投資人引以為戒。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一下過期的蘋果新聞:
----------------------
對於虛擬線上遊戲近年來不斷引發青少年犯罪,北投國軍醫院精神科主任李光輝表示,兇嫌將虛擬世界中的暴力互動轉移到真實世界,是一種稱為「外射」的變態性防衛機轉,也就是遇到挫折時,會將錯怪罪於外在的人事物上,此事件就是一個案例,呼籲青少年不要過度沉溺。
多次爭寶物起口角
玩線上遊戲遭砍殺的死者李鴻褘(十九歲),是一名孤兒,在工地當建築工人,自小與姑姑、姑丈同住在新莊,平日下班後就喜歡到住家附近的「克萊姆科技網咖」玩線上遊戲。
網咖劉姓老闆表示,兇嫌年約二十歲,與死者常到店裡玩「刀劍」,雙方曾多次因爭奪寶物起口角,「但沒想到這次竟會因此造成悲劇!」
兇嫌行兇後從容離開,警方調閱網咖門口監視錄影器拍到兇嫌畫面進行清查,經過比對初步掌握特定對象,已下令全力追緝兇嫌到案。
對面大樓一位老伯表示,看到兇嫌手臂染血坐在摩托車上,還問他:「年輕人你還好吧!」警方表示,兇嫌目前疑藏匿於網咖對面大樓社區中,已展開搜索。
劉老闆表示,昨天下午六時許,李鴻禕以代號「比害老鼠」,在線上遊戲「刀劍」中,遇到代號「九紋鳳」的對手,後來並將對方的虛擬角色砍死,雙方因此引發衝突互相嗆聲,對手更在線上說:「你是在臭屁什麼?信不信我幹掉你!」
李不甘示弱在線上回罵,措辭也愈趨激烈,由於李當時在網咖中是以老闆的帳號上線,因此對手得知李所在位置後,便帶著球棒直接到網咖要教訓李,但被老闆制止說:「你們不要為這種事傷和氣吧!真要打的話就出去打。」雙方一時也被勸和了下來。
兩人不歡而散後,李先回家拿了一支工地用鐵鏟防身,返回網咖時還被老闆笑說:「你是瘋了嗎?不需要這樣吧!」未料不到半小時,對手竟拿著一把西瓜刀回到網咖,一見李二話不說便猛然往他肚子一刀砍下。
腹中三刀肚破腸流
目擊者說,當時李雖然緊急拿鐵鏟抵擋,但因速度太慢而被砍中,隨後兇手在他腹部再補上兩刀,肚破腸流的李雖緊急送醫急救,但仍因流血過多不治死亡。
由於上個月在巴西,也曾有三名玩「神秘兇殺案」電玩的年輕人,約定如果打輸,要按遊戲中角色的命運,讓贏者殺死輸者全家,最後造成敗陣的二十一歲男子格狄斯一家三口全遭殺害。
新店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則表示,若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導致精神狀況不佳,可能會產生錯覺,再加上自身情緒管理不佳,遇挫折後無法承受,就會以攻擊破壞的方式發洩,他提醒網友,虛擬世界不受法律約束,無法等同於真實世界,玩網路遊戲時切記勿沉迷。
參考資料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0621&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介紹我去看一篇文章 「哈佛驚豔,Yahoo!、英特爾垂涎的V型人才」,文章出自44期的30雜誌 。摘要部分重點。 V型人才,正是來自線上遊戲或網路社群的佼佼者,布朗(註1)認為,他們發展出的電腦玩家氣質,主要有五項,分別是:
氣質1:強調績效、追求進步
氣質2:了解多元化力量大
氣質3:因改變而壯大
氣質4:樂在學習
氣質5:努力找優勢
(作者認為):從線上遊戲的gamer,變身職場winner,這類V型人才,正 快速浮現在你我身邊 ,他們白天領百萬年薪 ,晚上卻可能為了商借200金元的魔獸幣,而向自己的部屬──虛擬世界隊友低聲下氣,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執行總監陳建弘正是其中一。布朗強調,「在21世紀的員工履歷表上, 線上遊戲經驗代表一種新的競爭力,在面試時,絕對會問,這不止是一個合適的問題,甚至是必要的問題 。」
##############################################################################
若說這一篇文章是垃圾文,是嚴苛了點,但我以為他有誤導閱聽人(尤其是年輕學子)之嫌;這類文章有專家引述也有實務例證,洋洋灑灑很是動人,哪裡有錯?zarqarwi你在挑剔什麼?有本事你自己寫一篇啊! 閱讀任何的文字都需要留心,留心文字的表面意義與論述的預設,當然也需要檢定他的基本的邏輯,這就像閱讀財報與看媒體對上市上櫃公司的報導需要配合他的籌碼(資金)流動一樣,需要謹慎。
以上提及的五大氣質(氣質1:強調績效、 追求進步 、氣質2: 了解多元化力量大、氣質3:因改變而壯大 、氣質4:樂在 學習 、氣質5:努力 找優勢 )不是虛擬世界中獨享的經驗,我們可以將場景替換到任何地方,這五種氣質都是領袖的普遍素質,台積電張忠謀、鴻海集團郭台銘、KMT馬英九、飛碟電台趙少康,或者被票選為台北最佳牛肉麵或滷肉飯的店家等等,你可以隨便舉出在國內外職場上的翹楚,看看他們是不是都具備這幾項能力!! 從gamer ---->>> winner,之間的跳躍太厲害,簡直神奇到沒頭沒腦。gamer 不是不能成為winner,成為winner的條件不止是gamer,還有更多要素是這篇文章在強調Virtual Expericence時被簡化。
在職場裡比眾多競爭者更勝出需要的條件是專業競爭力,不同的職域對競爭力的要求不同,這只是常識,沒什麼大不了。想想自己預備入世與人競爭的是那一塊,再來評估自己的欠缺與強項是什麼,瞭解自己是出發邁向成功第一步。這比花時間註冊去玩魔獸等線上遊戲、上網對幹更重要(好吧~退一萬步,一樣重要)。
「哈佛精豔XXX一文」也引用了PChome Online總經理李宏麟舉用葉奇鑫當露天拍賣的營運長,這是一個特例而非通則,這種舉證在直銷的說明會、宗教聚會十分常見,我們要小心別把特例當通則。文中強調"葉奇鑫"的網拍經驗是被舉材的關鍵素質,但我看到的是除此以外,他當了八年檢察官,顯見葉先生有基本的法學訓練;以法學或商學背景當主管的左右手,在商界是常有的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yahoo 本來就是網路起家的公司,他需要的人才需要在熟悉網路生態是理所當然(他也是一家要被買走換老闆的公司)(註2),intel 也許是個將步入日暮黃昏的企業(註3)。被這兩家目前重要但未來不一定能繼續站在領袖地位的公司驚豔,多擺幾個 question mark在心裡無妨,zarqarwi一點沒有小看這兩家公司的意思,但可以再想想,Intel 的人才需求屬性與yahoo類同我們也不會意外,就像PCHOME一樣,從網路界舉才合情合理,問題是:這兩家公司能繼續在未來成為業界標竿嗎?多擺幾個 question mark在心裡無妨。我是在想,會有多少宅男宅女因這樣的文章繼續合理化自己怯於踏入真實社會時所需要面對的挑戰呢?真是罪過。
創造一種名詞並且讓他成為流行就是一種成功,他的成功不一定代表名詞的使用者因此獲得了什麼實質的內容,但對論述市場的製造商來說,一種新的概念就是一種新的商品,若在文字工業中「V型人才」這一個詞彙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越來越被使用,那表示「30雜誌」推出的這一項產品OK,有賣點!僅此而已(雖然這一個詞彙背後的概念滿貧血的)。
記得十幾年前在新竹讀書時,當時流行IRC,玩Mud,BBS也起步沒多久,能用Email的人還不多,除非你有機會使用學術網路,不然實在沒機會上網,因為當時也沒有民間的ISP業者。回想當時用Email的人很時髦的勒,也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代表某種「科技力」 ;但隨著網路科技以十倍的速度進展,這種當時有點屌的象徵的意義,也以十倍速下墜,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直接,虛擬人格與現實人格之間的等號也越來越明確;人人是網民、大家都是部落客,虛擬經驗是否如這篇文章所說的這麼有料??,我,是抱持懷疑的。玩game的時候就快快樂樂地去玩吧~還想到這與自己為來的職業生涯有關係~我的天!沒必要搞到這麼沈重吧。
小結:別傻了~V型人才。
--------
註1:前全錄(Xerox)首席科學家,與南加大安南柏傳播學院副教授湯瑪斯(Douglas Thomas)合寫的〈線上遊戲玩出頂尖員工〉(The Gamer Disposition)。
註2:yahoo年度股價走勢圖

註3:Intel 年度股價走勢圖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易的目的是獲利,無庸置疑。但交易的本質是什麼呢?
金融交易若有所謂的本質,他的本質是場金錢的戰鬥,你想賺錢,別人也想從你的口袋把錢掏出來,憑藉什麼定生死!運氣?明牌?還是縝密的作戰計畫?答案是明顯的。運氣也許讓我們賺到一時,但要長期在市場上獲利卻不可能只靠運氣,每個人的好運與壞運都是一樣的概率, 若靠運氣就能賺錢,那自營部與投信的操盤手都去撞牆算了。
明牌不是不存在,但正港的明牌不會讓一般市井小名有機會探聽到,如果有,也很可能是最末端的訊號,接近漲幅的尾聲,一進場就掛!明牌存在於貴夫人團之間,或高爾夫球場上,上市上櫃大老闆們的的私密對談之中。我與他,根本不是同一國,雖然我們生處於同一個世代(21世紀),但嚴格說來我們並不活在同一個世界,我們與他們之間的 Social Boundary 厚過銅牆鐵壁。明牌是在這一層高高的圍牆之內,只能肖想不能親嚐。
或許你會反駁說,ㄟ~不對啊!那個誰誰誰的誰誰誰碰巧就是我的誰誰誰,我跟他MAGI的很,他講的話,安啦,可信啦!那一檔XXX,我不是要你進場,事後證明很準不是嗎?
是啊,確實,人生或許有那麼一兩次的機會,這道高牆露出一點隙縫讓我們聞香,也可能讓我們嚐到甜頭,但這又如何?這並不是生活的常態。除非你或我能夠打入這上層社交圈,對明牌死心不期待是比較踏實的作法。
交易就是一場戰鬥,你輸了就輸了,除了你(我)全家老小要跟著你(我)倒楣,市場上的參與者沒有人會同情你(我);每天都有人陣亡被踢出場,同樣地每天都有新手躍躍欲試的跳進來,只有資本市場不死,你與我~只要一個不留神,隨時會在這個地方臥血倒地。市場沒有道德(是非)、只有勝負,當然也沒有美與醜,善與惡。所以作空當然不是罪惡,有錢的短線客殺進殺出,你能奈他何?拜託,愛台灣跟這碼子事(我指的是市場的廝殺)一點關係都沒有,不愛台灣也同樣與市場沒有關連。政治的、倫理的、美學的語言,在市場上毫無用處,若有用處,那就是這一套或那一套說詞究竟牽連出什麼樣的資金變化?換算成資本的語言才是在市場的行話。例如馬上就會八拉八拉上萬點,或馬英九缺口被補起來或相反!這類的"術語",聽聽就好,還有年初的紅包行情、年中的清明、中秋變盤,年終的選舉行情,中國的奧運行情,美國的總統大選行情……………………etc,聽聽就好,若要分析,要分析的是實際上的資本動態關係。
資本市場是一場戰鬥,戰鬥就不是兒戲,不是兒戲的戰鬥就需要有縝密的作戰計畫。金錢是我們的工具,交易計畫是我們的戰略,每次進場前得先盤算看看,自己的勝算在哪! 問問自己:若現在進場,明年的今天會不是自己的忌日!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今天站上九千點,再次以兩千億的成交量交代走勢。這讓我想起二月中寫的一篇文章,剛剛把她找出來拉到頁面上至置頂。頗有所感。台股若在漲個三趴,大概又會聽到一堆大師說衝破萬點或兩萬點的嚎哮。
------
台股去年在九千八百點迄今跌了兩千點。周遭認識的朋友沒有一個不受傷,當然也包括我。台股在0122突如其來的大跌,也讓我手中部分的多單被套,這是市場的詭譎多變與不可預測。在我們的分析中,有實力的大戶(包含法人)也在這次的重挫中住進套房,許多預期選後政治經濟生態丕變的大額資金在立委選後不斷進駐金融與傳產類股。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壓碼在傳產類股者可能已經有獲利的空間,但金融類股要解套恐怕還得要一段時間,電子股短期內看來僅有反彈行情。
zarqarwi在MSN與討論區的留言中聽到許多抱怨聲,抱怨政府不護盤、抱怨資本市場吃人不吐骨頭、抱怨股市作手、怨恨這個那個,這些不滿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怨恨過後還是得想辦法讓自己清醒過來,陷入困境的現實不會因為怨恨而有所改善。失敗就承認失敗!判斷錯誤就承認判斷錯誤!期待大環境給予救贖不如期待自己成長,一個在困境中抱怨挾恨的心境假若環境改善發了財(假設:大盤站上萬點),也很難能守成不驕不傲,敗不餒與勝不驕原本就是人性的一體兩面。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倚,這句話有他的道理。
資本市場上的挑戰向來是艱鉅,百年沒有改變,對投資人在專業知識與執行能力上都有高度的要求,幾乎沒有一刻可以停歇,需要不斷修正自己的看法(當然!這也是市場迷人與折磨人的地方)。因此,讓自己常保冷靜分析的狀態是必要的修持,這種修持的要求是什麼呢?除了知識專業的深度與廣度,更重要的是心性的耐挫耐磨。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兩次失敗也算不了什麼?一百次失敗當然也算不了什麼?重點不是失敗次數的多寡,而是求勝的意志有多強,在市場上吞敗的經驗是必然的,但耐磨也不是白白挨打,每次的投資失利都是學習功課的機會,把握每一次的機會從中成長,而不是消磨在怨恨中。
敗能不氣餒,勝時才不會驕。與其把時間蹉跎在不滿中,不如想辦法看看從中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知識養分。
2008.02.13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斯從小就展現優異的資質,加上深思好學的性格讓他在求學一路過關斬將,年輕時就很很順利地從知名的醫學院畢業,並且繼續在知名的醫學中心受外科訓練,三十六歲之前,他已經是全球名醫,最著名的手術是成功地切割獅身人面與梅杜莎的蛇髮,翌年榮獲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事業處於顛峰時期的37歲時毅然決然退休,前後兩次共花了5年時間,分別以騎摩托車及開車方式環遊全世界,這麼瘋狂的人,很難想像竟會與「外科醫學權威」劃上等號。從進入醫院當實習醫師起,短短10多年時間內,他成功地完成的手術比山姆叔叔吃過的牛排還多,因此為自己創造了龐大的財富與聲譽,但是他發現自己最想要的「自由」,這在忙碌的醫學界找不到,於是他決定退休,回歸自己最希望經歷的生活。他曾經說過:「如果我在旅途中遇害,我會在追逐夢想中愉快的死去,這種死法勝過將來死在手術台或課堂的講台上。」擁有財富讓人羨慕、享有自由何嘗不讓人心醉。羅斯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了財富與聲譽就可以有無限的自由,想要達到這個美麗境界,當然得先學習他的成功策略。
他的箴言是:用功、用功、再用功,用功之後再採取行動;金錢、名譽就會跟著來。大家要記得這句話的順序:用功、用功、再用功,好運才會出現。他常給外科醫生的建議是:下次如果你開錯刀、砍死人,請回過頭來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做足功課?還是只是聽「老師說」,就悶著頭進手術室胡砍?如果是後者,那麼就該修正策略,學羅斯精神,這樣才會有好運。羅斯還有一句名言:「細心與巧手是成功的外科醫生的必要條件。」開刀時,他的細心已經成為性格,他的巧手是天生的稟賦,也就是說,除非身體狀況可以專心否則不動刀。他強調,艱難的外科手術很難執行,成功的機會不大,平庸的醫生往往在此凸搥。
這位世界級的外科權威最近在兩岸三地帶來一股醫學旋風,在平面與電子媒體大力加持下,每天都可以在電視看到著充滿著對羅斯的敬仰報導與花序新聞。不論走道哪一所小學,問小朋友將來要幹什麼?他們會用手揮一揮,比劃出專業地操刀姿態,大聲告訴你「我要當外科醫生」。一則昨天的報導,有位資優高三學生因為母親不願意他進醫學院,在與母親爭吵後於晚間從家的屋頂跳樓,目前已經宣告不治;還有許多聆聽大師演講時情緒失控的聽眾當場昏厥,羅斯走過之處的城市請假人數激增;這股旋風也影響了補教業,接線生忙著應付憂心的家長與報名潮,據接線生說,甚至許多已經在社會工作多年的經理級也打電話進來考慮重新報考大學聯考。目的無他,無非就是為了效法他們所敬仰的羅斯大師,可以像他一樣自由自在地騎摩托車到處兜風。
其實大師的生活智慧已公開許久,就看你怎麼內化為自己的成功之道。記得:用功、用功再用功。就這麼簡單。
------
小評:喵的勒。以上不是廢話嗎!?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幾天前朋友約我到遠企去聽某一家外商投資機構辦的講座,主題我有點忘了,好像是「2008年如何管理你的財富?」,大意是這樣。會場的設備不賴,相當高檔,有四五位穿著筆挺的服務人員忙著傳遞精美資料(投影的outline、上一期Money+雜誌、公司Folder與問卷),當然也貼心的替每一位參與者準備礦泉水。對了!與會者還必須出示邀請函才能進場。
我參加的目的是想知道究竟這一行是如何作行銷、怎麼集資?當然也很想聽聽他們對未來這一季與下半年的看法。簡單整理一下講座內容與他們對接下來這一季的投資觀點。
1.投資人常犯的錯誤:沒有耐性(講的是投資期間不夠長)、錯誤停損(辦理基金停止扣繳)、鴕鳥心態(不去管基金的表現)、風險管理不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2.未來最有潛力的地方:新興市場的亞洲區
3.進場時機:現在(四五月),因為年底前會有一波行情。
4.投資模式:強烈推薦定期定額。
為什麼?沒講!反正以上是理所當然的結論。
-----------
講演者的口才與儀表都是上選,實在很不賴,沒什麼硬梆梆的數據,兩小時的講說中不時穿插著有趣的小案例與笑話,讓這種下午場的演講仍舊維持聽眾一定清醒度,實在不簡單。但是,若問這樣的演講實際上能對投資的知識有什麼幫助,zarqarwi個人是存疑的。
首先,「定期定額」的投資要成功需要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投資的標的必須是穩定的長線多頭走勢,假若某一檔投資標的的走勢是空頭走勢,實踐定期定額越久賠的越多。對這個質疑的解套,演講者提出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分散法作為風險的控管,股票與債券要有一定的比例作調配,不要將投資標的單一化,這個說法對一般沒有時間管理資產與的投資人是合理的。但分散化要到什麼樣的程度?假設分散到ABCD四個標的,除非這四個標的在我們的判斷中都具備等價的投資價值,否則若A比BCD優質,我為什麼還要將資金分散到BCD上?誠然,對每一種標的的投資價值給予客觀且專業的分析是無止境的努力。這個分散的界線該如何拿捏?講演者並沒在講說中給予說明,但他提到了另一個資產配置的概念【「核心投資VS衛星投資」VS『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他的意思是說,對每一種投資的分配不僅考慮投資的標的物,也要反求諸己,看看自己目前的狀態(性格與口袋的深度),簡單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願意承擔高風險的人有機會得到大的獲益,講演者以石油與黃金近期的走勢為例。確實,這兩項商品可能讓投資人大賺或大賠。
講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但隱約間我嗅到一股「將投資風險轉嫁給投資人的味道」。別人將錢交給你不就是希望透過你們的專業去控制風險嗎?為什麼還將風險控管Feed Back給投資人?如果一般投資人可以這麼能幹地去分析趨勢、作風控,那何必要基金經理人?基金商品零廊滿目,上千檔標的物可以選擇,這麼多選擇的標的要如何分析呢?換成是我,我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我還需要多一點時間想想,不過呢!看到這些所謂專業的投資機構,在他們的商品說明書中都有一兩行非常小的字體條列以下的公告:
銷售之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註1)
既然不保證,為什麼還這麼能嗆聲招攬客戶?!
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是這樣的。我以為這個問題不僅是經濟面的層次,「現代人該如何生活?」的這類問題有諸多種回應,其中最具份量的恐怕是「信任專家」,我們信任專家,生病找醫師、吃好料找廚師、感情困惑時命理師(牧師?)、理髮找美容師、打官司找律師、親人臨終找殯葬師,買股票當然是聽分析師嘍,在人生命史(生、老、病、死)的每個階段都有專家可以代理與提供建議。信任專家不僅是生活的需要也成為一種信念,從這衍伸出「需要等同於信念」,專家的意見不僅是協助生活的工具,不知不覺間演變成生活的必須,進而等同於生活的形式。因此在經濟生活的這個領域,我們信任大大小小的專家給我們的忠告,例如退休前該預備多少現金才足夠退休生活,子女的教育經費應該預備多少?該如何規劃理財?
那天下午場的演講來了四百多人。在我看來,這四百多人代表對這種經濟論述的習慣與信任,我想說的是,這只是各種思考架構的一種可能,並不是絕對的方式。2003年高盛集團在市掀起一股「金磚四國」的流行用語,現在又發明一個新的用法「金鑽11國」;統稱N-11(Next Eleven),據說又是高盛的代表作(準備讓市場對這個新詞彙再夯一次?)。有多少投資人因「金磚四國」這個概念獲利我不曉得,但從社會學分析ABC,每一種領域的論述主導者幾乎都是贏家(註2)。
投資不僅是表現上的投資行為,其實也是一種流行,當辦公室同事都有「定期定額」的投資,你/妳不會想跟進嗎?反正每個月就是扣一筆三千五千,當大家的基金都在去年次級房貸跌摔跤,妳/你不也只能跟著同事幹兩聲,也是默默接受不是嗎?反正、據說、好像.....還有人比我更慘,若大家都一起悽慘落魄時自己也就不會覺得格外悲哀了。因此就算超時工作也默默接受,反正大家都一樣,打卡只是形式加班是應該,關於經濟的論述的方向與形式不是那麼重要了(其實,也沒心思去理會)。
流行就是一種趨勢。這個趨勢越明確、越強,基金經理人的老闆是最快活的人嘍。全世界都想賺錢,但錢從哪裡來?套句沙祖康的名言「誰理你啊?」另外再加上這一句「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以上與法有據、依法辦理。你能奈他何??
註1:發明這段文字的人應該很爽吧。
註2:二○○七是高盛集團的豐收年,不但從次貸風暴中全身而退,還能大賺一筆。但樹大招風......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今天試著安裝一套防毒軟體,沒想到下午安裝,電腦水土不服到現在已經凌晨一點多,重開機N次,每都得花個半個小時。系統檔不知道哪出了問題,這個少那個缺,firefox、ie、自然輸入法、文書軟體權都出問題。安裝新的防毒軟體時發現原本的防毒軟體被她自動封鎖。看到原本的防毒系統被新軟體作掉,我突然覺得最討人厭的電腦病毒恐怕就是頂著防毒面具的軟體。一般的病毒就像黑道,來陰的、偷偷入侵你的電腦,防毒軟體類似白道,得花錢(繳稅金)邀請他來幫忙,兩者的關係就像小偷與警察。如果不是小偷太多,何必要有警察!?防毒軟體的角色就是這樣,安裝防毒軟體後電腦的速度被拖慢,有時自動幫你封鎖這個那個的,美其名是保護,但也常讓使用上徒增很多不方便。
自從情慾照片爆發後,常收到朋友邀請觀賞的URL,朋友也註明網站有木馬程式,只要瀏覽就有機會中標。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為了看X照平白中毒,或被竊取重要資料實在不值得。不過,在下毒的技巧越來越普遍化的情況下,難保哪天只是隨意瀏覽、蒐集資訊也會不小心中標。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安奘防毒軟體就變成跟買保險一樣。原本我連防毒軟體都不安裝,但自從開啟網頁也會感染病毒的模式開始盛行後,不安裝防毒工具又會讓自己的電腦暴露在風險!。
隨意MURMUR,快兩點了!電腦還是怪怪的。什麼鳥圖都沒看,電腦已經被防毒搞的快掛點。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新美元兌換日幣 1hr 走勢如下:
台北時間晚上八點,日幣回貶收在106.32,若匯市持續這種態勢,那麼股市短線跌幅就有滿足的訊號。

9:30 最新美元兌換日幣106.71。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我們都能人氣旺旺喔~~
哈樓~亂逛進來參觀你的部落格~
有空也來我那邊幫我衝人氣~哈哈
哈嚕!^^第一次來,
你的部落格很棒唷~~
歡迎你也可來我的部落格走走。
來幫你灌灌水~
很有特色的BLOG~~
也歡迎我的部落格喔:
你的部落格很讚喔~ 我的部落格:..........
您好呀!我是xxxx 很喜歡你的部落格,有空也到我的部落格萊逛逛吧
------------分隔線---------------
每一天我都會在留言版看到一堆這樣的留話。以上留言的共同交集是衝刺部落格的"人氣"。但值得問的問題是部落格的人氣數據究竟有什麼意義?該如何解讀人氣數據?
是的,部落格的人氣確實代表著部落格的點閱,類比成股票的邏輯,點閱率大約就是成交量的意思,成交量放大代表某一檔股票關注的人多,但成交量放大的意義可以有兩種,一種是低檔整理過後在高檔放量,所謂萬般拉台為出貨,意思就是這樣,出量過後離多頭的墳墓也不遠了;另一種出量的意義是持續被市場關注成為焦點,那些大型權值股與高成長的飆股,一旦開始放量就停不下來,進入新的五日均量以高效能的換手,讓堅定持有者剔除猶疑不定者,用平常的話是"持續進貨"。一樣出量卻不同的意涵。
因此點越率(成交量)不一定是越高越好,量多量寡要看一路以來的量能走勢作判斷,透過網路行銷的廣告衝量是一種方式,透過紮實經營口耳相傳也是另一種方式,量的分析之外也需要注意質性研究的內容。一檔股票的成交量假設有一萬張,但換手率僅有50%,跟另一檔同樣成交量的股票但換手率為80%的後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部落格的經營者來說,我們要的是什麼呢?在金融知識的市場中期待扮演什麼角色?是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部落格是個既私有又公眾的發明,我們使用部落格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市況的紀錄,這也是部落格原始發明的意義(作為記錄之用),透過對部落格的經營可以評估經營者網路實力到哪一個級數,若能夠因此認識同好是附加的收穫,隨緣不強求。
人氣不過是個虛擬空間的數據,大多時候無關緊要。適合用來自我檢討而不適合用來炫耀或自HI。我看過一些在部落格左邊或右邊掛上blog AD之類的咚咚,說真的滿醜也滿干擾閱讀。如果衝人氣是為了讓Blog AD的收益增加,只是創造出一個虛擬的數據,就像空轉的成交量一樣。
謝謝來光臨我部落格的人,你們的指教與批評我銘感在心。經營部落格需要紀律與時間,我不需要人幫忙衝人氣,也不用浪費時間要我去幫忙衝人氣,一來我沒空,二來我真的沒空,三來我真的完全沒空。不用浪費時間在guestbook貼這些浪費網路空間的廣告。
謝謝欣賞。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χ可以替代成經濟、宗教、教育與藝術等。政治不僅是選舉,將政治理解為只有選舉是過度簡化的思考。政治是眾人之事,與眾人有關的一切都是政治涉及的範圍。《動物農莊》、《一九八四》作家歐威爾 (George Orwell)說的好:「那些認為藝術應該與政治無關的觀念,其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政治態度。」
經濟好不好?是被論述出來的。怎麼說呢?
1.以衡量貧窮的數據GINI INDEX為例,台灣的貧戶數是全世界最低。
2.台灣去年所得稅稅收7,300.3億元,占總稅收42.3%,且較前年增加838億元(13%)最多;(連續第四年)。我去年稅收1.72兆 歷史新高----自由電子報。
3.過去五年來的失業率也呈現逐年地遞減---中華民國招商網。
4.平均每人GDP也呈現成長態勢---中華民國招商網。
但是這種數據卻與民眾主觀的感受非常不同。每天我們看到的新聞或其他電子媒體都在說日子苦、活不下去。總體經濟的數據與論述該相信哪一個呢?對市場操作者而言,籌碼仍舊是觀察的方向,除非與籌碼有關,感受是什麼無關緊要。誰有本事論述誰就是老大(主力),老大在哪我們就跟著到哪。大戶進場就跟著進,大戶離場就跟著跑,就是這麼簡單。
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參與者要有不管藍綠光譜的心理建設,藍或綠涉及的是政治價值的判斷,入市者只對自己或客戶的荷包負責,核心價值只論賺賠,賺與賠涉及資訊判斷的是與非(yes or no);美與醜(beauty or ugly)、善與惡(good or evil)的資訊不在操作者的考慮之內。X歸X,政治歸政治是一句簡化的口號,藍營綠營都喜歡用,這種口號就像有心人要出貨或進貨的媒體報導,意義有限。別被唬了!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東森洋片重播《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片中當兩個哈比人的嚮導咕魯在到魔多的路上不斷地自言自語,內心糾結著「服從或背叛」、「誠實及欺騙」、「光明與黑暗」。
咕魯原本也是個哈比人(本名史麥格),但由於長期受魔戒影響,身體與心智已經嚴重扭曲。在電影中有許多場景呈現出魔戒對人、精靈都具有無可敵檔的吸引力,或令精靈女王瘋狂、或令勇士失態,但片中人物受魔戒影響最深我想應該是咕魯莫屬了。撇開扭曲的身形,咕魯的意志力不容小覷,不輸給神行客亞拉剛也不遜於肩負摧毀魔戒使命的佛羅多。
他長得真醜,但我以為他他非常真實的代表著人性的幽暗。當片子接近尾聲,山姆衛斯說「這世界上一定有值得我們奮鬥的善良」,隨即鏡頭轉向咕魯的面部特寫,短短不到三秒,呈現出一副空洞不知所以然的神情。佛羅多的朋友山姆就像個理想主義者,有著光明的信念,而咕魯則該怎麼說呢?嚴格說來他不是理想的反面,理想主義者的反面應該是像撒魯曼這個壞巫師,咕魯則是空洞、自我、扭曲、精神淪喪的象徵,沒有明確的信念。他流露的"氣質",其實非常像許多需要服用藥物才能正常過活的現代人,精神抑鬱、性格扭曲。
看過魔戒這一部片的人或許會自詡為人中豪傑亞拉剛、背負重責的佛羅多或溫暖堅定的好朋友山姆,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會認為自己像咕魯般陰沈,只要是人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人性的幽暗與光明,人性的幽暗與光明同樣的強而有力,只是我們的教育與文化讓我們習於忽略幽暗的存在;但是忽略不代表不存在,存在的東西就會展現他的存在(要不然就不代表他真的存在),就像魔戒片中的咕魯張開污七八黑的大嘴生吃兔子與活魚。不論咕魯對觀眾激噁心或厭惡的感受,但若少了他,整部片子的敘事肯定失去該有的張力。
從事任何領域的工作都必須面對心靈的那一指魔戒。我們可以抱怨魔戒的力量太強、怨嘆命運多舛,選擇抱怨也好怨嘆也罷,當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我們的身體與心靈會檢驗出究竟我們在當下的選擇是什麼。失敗者將選擇欺瞞、澎風推給市場的無情與艱辛,為了生計或浮華的形像一步步將心中的光明讓渡給幽暗,但一個成熟與不負責的人的差別在於,成熟的人意識到選擇的權力是在自己手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往往只是藉口。
又是一年結束,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會檢討過去一年的收穫與失敗,以及思考如何展望新的一年。台股在過去一年像吃了大力丸的小精靈,活繃亂跳,漲跌的幅度十分鮮豔,拜這個背景之賜,讓我們今年在研發上有各種嘗試的機會,收穫算十分豐富。預計發展的各種選股與操作系統會在未來這一年更成熟。
獲利雖令人期待。在追求財務自由的同時,可不要讓自己變成像咕魯一樣,令人厭惡。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標題或許聽起來有點怪,但卻是zarqarwi有意無意間聽到的心聲。例如某某某資本家是王八蛋之類的說詞,或XXX資本家如何如何?內容是什麼不打緊,總之常出自那些正義凜然的類左派人士嘴中。
誰是資本家?這是個需要釐清的定義。先闡明第一點「有資本不等資本家」。
在十七十八世紀,資本家是君王的朋友,是國家的同盟者或者不折手段利用國家的人,他們千方百計為自己的私利搞鬼,通過操縱信貸、貨幣進行偷龍換鳳的把戲,這些人擁有資訊、智力與文化優勢,攫取身邊一切可以取得之物----土地、 房產、租金等,依勢壟斷或個人具有的權勢,十之八九能擊敗其競爭對手。----布羅代爾‧資本主義的動力,P31
資本家是結合資本、文化優勢、權力優勢與技術優勢於一身的綜合體。對現代社會來說,技術優勢與資金的有效結合是造就資本家不可或缺的條件,結合後可能發酵出雪球效應,進一步產生文化優勢(ex.帶領流行時尚、品味代言);或者藉由文化優勢的特長與資本結合共構成另一種權力的形式,成形另一種型態的資本家。個人將以上粗略分兩類資本家,以技術出身結合資本(ex.上市上櫃老闆),或以文化出身與資本共構成為社會上的另一股力量(ex.媒體人、報社期刊老闆)。
狗咬狗的範例一:
檢察官問曹興誠:你到底有幾棟豪宅?」他愣了一下,笑著說:「我只能說豪宅不會比謝金河多!」。老曹先是說:「我的豪宅沒有謝金河多。」後來又補上一句:「在台灣沒有房子可以稱得上是豪宅。」後來謝金河也趕緊澄清:「我的豪宅絕對沒有老曹多,可以勘驗!」
我們不必費心在豪宅的定義,重點是『這兩位先生都住得起豪宅』,一個享用國家資源的挹注發展謂半導體廠,一個則是享用社會名氣,縱橫經濟、教育、政治、天文、地理、流行時尚樣樣通樣樣行的媒體紅人。如果沒有特定的社會條件,這兩位先生不可能站在目前的位置。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的意思是物質條件是以上這些的基礎,在穩定的社會秩序下,台灣面對經濟與社會的轉型時期,兩位恭逢其時以致站在目前的位置。若將同樣的時空替置另一組人馬,我想結局也差不了多少,應該都是豪宅擁的有者。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又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交換就有社會,有社會就有進一步的經濟活動,有經濟活動就有資本主義的興起,有資本主義就會自然而然在社會的分工上有一個特殊層級叫做資本家,這是物質生活的給定,任何人都左右不了的社會現實,因此當所謂的「知識份子」履行社會義務對資本家進行批判時,先想想所欲批判的是他們的哪一部份?
因為他有錢我就不爽。
因為他讓我不爽我就批評。
因為他不夠有品味所以我不爽。
因為他不夠品味讓我不爽我就批評。
因為他有錢但還比我笨所以我就不爽。
因為他這麼讓我不爽所以我就要去批評。
我以為,對人的評論不在於資本家的身份而在於處於這種身份的人他對權力施展的形式是否值得商榷,是否合乎社會正義。千萬別因為別人有錢我們就認為對方可惡,有錢與罪惡是兩碼子事,就像貧窮≠高尚、清廉。
權力關係才是值得商榷的重點。我指的權力不是狹義的政治權力,而是傅科以降所討論的權力即知識(Power is Knowledge)的這個權力,文化霸權也是一種權力。享有文化霸權的人士通常喜歡以改革者的姿態出現,在享受各方恭維的同時,有時,也在不知不覺間發展出一套商業邏輯,或者在其霸權的領域上營造壟斷的事實,輕易打敗競爭者,例如以近親繁殖的方式,以兔寶寶的速度,大量生產徒子徒孫的模式壟斷某個學科的論述。
所以呢?該怎麼辦?
在給定的社會條件不變之下,任何人,包括你與我都有機會(或沒有機會)成為我們想批評的對象。我們批評別人施展權力形式的同時也需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這個社會看起來是一個整體,但他更像一塊片片斷斷的綜合體,任何人(你與我)都有機會不當的施展我們對他人的權力,扭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省自己是如何的反省,這才是我想寫這篇的重點。
資本家需要被打敗嗎?我想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吧。呵呵。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早接到同事的電話,告知DTIL官方網站的gmail被停用,我還沒碰過這種事,原本以為同事只是輸入錯誤的密碼後被gmail系統自動鎖定,但我自己上去確認後,發現真的沒辦法再用這個帳號了。

按照提供的連結http://www.google.com/support/accounts/.去查詢可能發生的問題,也上網搜尋了一下跟我遇到同樣狀況的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辦法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依照gmail服務條款上的宣告,被停用的帳號最大的可能信是發送大量的廣告信件,但我們啟用service.dtil這個帳號也不過一個月左右,之前沒透過這個帳號發送任何廣告信件(未來也不會這樣做)。發生這種事情只能推測是有心人惡搞,雖然不願意這樣想,但也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原因會被停用。
我們會盡快處理,若您要與service.dtil@gmail.com聯繫,暫時先留言在這個部落格的留言版。
後記:剛剛上網查了一下,可能gmail內部出問題,在gmail的論壇上一眼望過去至少有十幾個人的帳號被停。
1226早上 ,service.dtil@gmail.com又可以使用。這說明使用免費帳號仍有風險,重要資料需要使用多層次備援系統。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觀是交易員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面對波動不定的金融市場,"客觀以對"是最穩妥的方式。
客觀是什麼?客觀的意思不是沒有想法,客觀的意思也不是不投入,客觀也不是不論好歹先各打50巴掌;客觀是一種分析力, 這種分析力的基礎在於理論性的思維與穩定的心性,前者偏重理性後者是情感層面,人就是有理性與感性的雙重特質,作對或作錯一個決策對情緒都有影響,獲利時快樂,停損時悲傷是人之常情。但情緒往往在不知不覺間驅策思維的方向,手中有多單者期待大盤走多,空單者期待大盤一路下挫,站在什麼期待的位置,就期待與尋找有利自己觀點的資訊,這就是不客觀。我們要將市場視為與我無干的「他者」,市場不會因為我有多單或空單而同情或修理交易員,市場有自己的生命與方向,牠是牠我是我,交易員對市場沒有期待,我們只期待自己的能力不斷增長,能貼著市場的腳步走。
減低情緒對判斷的干擾是上思維客觀的條件之一,條件之二是對金融市場的認識架構,前者需要透過交易者不斷的反省,後者靠不斷的進修,客觀這種強韌的心理素質,就像鑽石一樣需要經過時間的洗鍊,沒有天才也沒有速成的捷徑。要具備這樣的心理素質,基本上若沒有經過三年五年的折磨是不太可修成正果。
情感的與理性上的折磨很可能毀了一個人,但堅強的心理素質除了不斷經過折磨的洗鍊,不可能有別的方法獲得,選擇成為交易員就是決定要習慣與孤獨和痛苦相伴。
客觀是一個喜歡安靜獨處,也喜歡咀嚼痛苦的老人,唯有獨處與咀嚼才能讓客觀的思慮清楚判斷正確。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1210)盤後原本打算公館亞歷山大運動,把一年一期的租櫃續約。途中算便在電話上跟朋友談公事,最後也提到我正打算去亞歷山大沖個澡疏通筋骨,朋友很詫異的跟我說,你沒看電視嗎?我回答,忙都忙死了哪有時間看電視,電話那一端的朋友冷冷的跟我說,你不用去了,亞歷山大今天關門,倒閉啦。
當下第一個反應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他說,這是今天的消息。
我大約是在一年前加入亞爵的會員,那時,五年的會期開價20萬。朋友的朋友因為要出國,轉手便宜將他們的會籍賣給我跟另一個朋友,成交價是12萬,兩張一共24萬,覺得撿到便宜很高興。說真格的,亞爵運動休閒會館的場地真不錯,安靜、乾淨、清靜。亞爵的會員也可以同時使用全國的亞歷山大會館,我常跑新竹,新竹亞歷山的設備不輸給亞爵。在忙碌後泡個澡,聽聽音樂、讓頭腦放空,對生活步驟十分緊繃的現代人來說十分需要。不過,加入會員半年後,因為工作重新改組,需要重新調整步伐,這一調整,轉眼就快一年。我剛剛算了一下,這一年多來我自己到北投亞爵運動溫泉會館使用的次數(加上帶親朋好友進場)約十次,在公館亞歷山大使用的次數約七次。如果亞歷山大就這麼倒閉,沒有其他人願意承接,我平均每次的泡湯或運動的費用是7058元。
近期對亞歷山大的印象是他今年的四月傳出財務危機,呼籲政府給予融資。另外就是上上個月去亞爵時,發現修繕的速度奇慢,整修熱水池,害我白跑一趟。上週還帶家人去游泳、泡湯,老母說,這裡設備不錯,不過我實在粉浪費,辦了卡都沒用。我也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再忙也要喝個茶泡個澡咩,身體搞垮了還能談什麼理想、事業?打算明年開始來一個新生活運動,決定不再讓老母雜念,好好運動健身。
但誰知道怎麼會遇到這種帶屎的代誌?!運動休閒、泡湯舒壓的事業環境有這麼嚴苛,讓龍頭公司經營不下?這部分就讓有專精的大大們分析好了。雖然還沒有具體數據,我過,我有點不相信,我傾向懷疑大股東的業外不曉得捅什麼紕漏遮不住,所以連本業都被嘎爆。
不管如何,唉~今天看到這個消息真的很不愉快。感覺自己被斷頭了。真的真的很想罵三字經。X的。
衰神的會員卡:

新聞連結:
亞力山大營運出問題~今起暫停營業 唐雅君哽咽致歉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上開會時,Skype線上的阿姨突然傳給我一個訊息,「問我有沒有聽過能量法」,我沒聽過,也不曉得是什麼,直覺應該是養身食品類的東西,沒多久,阿姨很好心的打電話給我。
她說:妳知道能量法嗎?要不要試試看。
我說:這是作什麼用的?
她說:這要兩個人一起來作,是這樣子的,妳要把手這樣跟那樣交叉在一起,心理想著你關心的股票,然後請另一個人拔開看看,看能不能把你的手扳開!如果可以就作多,不行就作空。很準喔,你可以試看看。我們用過寶石握在手上來試過,怎麼扳都扳不開。
我說:喔。我沒聽過能量法,也不曉得該怎麼作。
或許我的語調露出遲疑的訊號,阿姨介紹完「能量法操作」後沒多說什麼,我們的談話就結束了。簡短的談話卻重新勾起一個過去思考過的問題,「究竟應該如何分析資本市場」?這問題牽涉到對知識的看法,對知識的看法牽涉到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是要選擇作一個理性的知識份子或神秘主義者?或者介於兩者之間?這個問題才是是否接受「能量操作法」的根本理由。
理性的知識份子與神秘主義者的差別在哪?知識份子的思維架構傳承啟蒙以來的科學遺產,相信地球是圓的並且繞著太陽轉,人生病是因為病菌侵犯人體或者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出問題的結果,世界並不靠神秘的力量頂著,生病也不是被鬼神懲罰,鬼神的力量在啟蒙後以經被解除(除魅),傳統以來西方社會最有力量的機構"教會"也已經退位給政府與社會其他大大小小的社團共同維繫社會秩序。
一項陳述(statement)是否為合法(為知識),知識份子的驗證方式會以這項陳述是否可被驗證為判斷。神秘主義者卻不需要驗證,只要經典曾經說或權威人士如此說,就可以被它們接受某項陳述為知識。知識份子接受「喝水有益健康」,神秘主義者認為被上師加持過的能量水更棒;知識份子接受天氣異常可能肇因於全球暖化,神秘主義者認為是鬼神搞怪;知識份子認為金融市場的波動起伏是由於全球複雜的資金流動造成的影響,神秘主義認為股市漲跌與王建民勝投、星辰排列、時令節氣、甚至政府領導人的生辰八字有關。
神秘主義者並非沒有理性,他的理性不同於知識份子的科技理性,他的理性可能是其所屬的宗教理性,只有內在邏輯,但無外在共通性,這是為什麼被定義為神秘的原因,因此神秘主義者的理性(或其堅持的教義)往往變成信者恆,不信者恆不信的現象,他們與非我族群者往往有「溝通斷裂」的跡象。克服這種斷裂的方式要不是你/妳變成他們那一夥(信教),不然就是他/她從這個圈圈跳出來。回教徒相信阿拉、基督徒相信耶穌、佛教徒皈依佛祖'、無神論者只信自己的那一套,但這四個人萬一都從高空的飛機失事墜下來,全部都變成一樣的BabeQ,信或不信上帝都無關痛癢,自然界的地心引力最大,爆炸的高溫對不同的信眾有一樣的效果,被火紋身時跟血型、星座也沒有關係。
在知識上選擇一種觀點,就是選擇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作為一個金融市場的研究者,我選擇延續啟蒙以來的思維模式與市場搏鬥,個人認為這是最可靠的出發點。對於那種既不能肯認又不能被否證的"說法",聽聽就算了,這些繽紛多樣的"說法"對金融現象的描述完全無法有一致性與計量性。
接到阿姨的電話後,我馬上想到,如果兩手扳開的能量法可以用來判斷股票的買與賣,那麼早上第一炮尿的分岔與否,為何不能作為買點或賣點的印證呢?分岔---賣(作空);不分--買(作多)。
請問諸位投資朋友,今天早上尿了沒?
zarqar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