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造成失業潮,連我們這個工作一向較為穩定的大學城也耳聞了不少裁員風。就在上個禮拜聽到我們的大學教學醫院裡面一個實驗室在兩天內被解 散了,原因是該團隊的大金主,一間相當有名的製藥廠商把他們的研究經費給取消了。這些美國公司也真是狠,說砍就砍沒有給任何預告,48小時內就生效。結果 斗大的一間二十幾個人員的研究單位就這樣沒了,大家忙著撤出辦公室,一下子走廊上都是這些人忙碌的身影,進進出出轟轟烈烈的。
景氣不好大家人人自危並不是這幾個月的事,自從去年初就聽到週遭的朋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很慶幸自己還有工作,至少沒有立刻被解僱的憂慮。等到夏天過後,我們對朋友的問候已經有例行性的附加一句﹕你的工作單位還好嗎﹖希望你的工作地點沒有什麼裁員的風聲。
昨天晚上正好跟一位在電腦軟體的顧問公司上班的美國朋友聊起來,他透露自己的公司早在2007年的夏天就已經對這波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有所警覺。據他的解 釋,他們的公司是負責銀行業的電腦以及軟體方面的維護,是相當具有規模的公司,光是朋友他們的分部就有近百人的職員。一般而言夏天是他們的公司顧用新人的 季節,結果因為公司的主管單位已經由銀行界的消息嗅到不少的壞訊息,他們決定不要聘用新的職員。所以從2007到2008年他的公司破天荒連續兩個徵才的 夏季是按兵不動,即便當時公司裡面其實是有人手不足的感覺,大家的工作負擔都有增加的現象。但是這個決策的結果是,根據朋友的說法,目前他的公司一切營運 正常財政也相當健康,沒有聽說任何可能即將來臨的裁員或無薪假的跡象。
結果才剛跟朋友聊完這件事,昨晚回家就由大話和其他台灣的平面媒體聽到驅政府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的公佈。劉院長所說的(去年)經濟第四季會好,結果成長率 是負8.36%﹔陳添枝說神奇的消費券比預期還好,應該會在今年第一季爆發它的效果,結果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修為負2.97%﹔已經過了一半的今年第一 季的成長率會比負6.51%還差,但是驅長還在做白日夢說第二季可望出現正成長。
最讓人害怕的是,這個驅政府還在繼續鬼扯,說他們提出的一些政策方案,包括消費券、擴大公共建設等振興經濟政策,預估對經濟成長將有貢獻2.77%喔,要不然今年經濟成長率本來應該是負5.74%。啊,驅皇英明﹗
就算我們不要提這些振興經濟方案到底有沒有效,過去九個月政府的點子只有兩招:透過編列特別預算舉債,等於是跟台灣下一代人借錢﹔要不然就是對人民的荷包 下手,反正3600塊的新台幣已經讓一堆人民對政府的德政和驅長的皇恩浩蕩感激的五體投地,所以驅團隊現在要以提高各種的保費、課稅、油價、多開罰單‥等 等的方法把「借」給人民的3600再收回去。不要擔心啦,他們如果多收一點也許會再發一次消費卷啊。
有人說這個負2.97%還只是粉飾太平的數字,實際情況可能更糟。何況政府的總預算還沒有重編,看來驅政府仍舊還是「沒想到」他們真正該做的事是面對事 實,不要繼續玩這種金光黨的把戲。想想看朋友的公司在2007年就已經提高警覺了,知道時機將要轉壞所以他們做了準備,結果就是他們的公司完全無須裁員。 這樣一間電腦公司的主管也都想到了,但是我們自己擁有一大堆財經博士的內閣和驅長怎麼都沒想到呢﹖難道他們的資訊會比一間美國的軟體顧問公司少嗎﹖驅長還 在選前說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啊,對不起﹗我又忘了那只是選舉的口號。
在我們跟那位美國朋友的對話結束之前,朋友還說了一句話﹕「我們公司能夠有這種有常識而且有警覺性的CEO真的是很幸運,他們值得被加薪。」他又接了一 句,「開玩笑的啦,我們的薪資沒有上漲他們的也不該調吧。」唉﹗多麼希望我們也可以對自己的政府有類似的評價。
----
原文標題:看來就是「您」沒想到
原始分類:全世界最厲害的經濟體是台灣
必勝操作:與政府對作
討論心法:我不是藍也不是綠(我是誰啊~~蝙蝠嗎?)
文章引自:http://www.socialforce.net/blog/blog_14067__125422.html
- Feb 23 Mon 2009 01:04
在經濟學人下修台灣GDP後之『看來就是「您」沒想到』
- Feb 20 Fri 2009 11:15
{盤中傳出}:漲勢收尾的末端訊號?
這幾天台股的走勢與國際看似拖溝的的現象除了有籌碼基礎,不知打哪來的「盤中傳出」放話系統也功不可沒。短線上,媒體對於投資群眾的情緒確實具備擅風點火的操控力,因此短線上價格走勢的波動是群眾與市場訊息共振的集合,這並不難已理解,但難以自我控制的是面對螢幕不斷地向上跳動的價位,是否能夠約束的了自己的手不犯賤?!
個人以為,這段期間的無稽之彈其實也是這麼的沒有基本面作支撐,因為價格波動是追逐夢想而往上跳動,數據本身是中性,無所謂好或壞,好壞都是經過思維的解讀後的加工品,這段期間基本面的數據被市場以正面的方式詮釋,所以台股上漲也沒有所謂的與國際拖溝不拖溝,當市場的眾數以這種方向解讀時,價格的跳動就是往上而非持續探底,市場永遠是對的。
市場解讀的模式不斷遞變,「無基之彈」若是短線的主流就跟隨他吧,但什麼時候市場若又開始側重基本面,操作者也要夠靈活的轉換。市場的多方力量若以{盤中傳出}的頻率越來越高時,站在多方的思維要更謹慎。為什麼?很簡單,會賺錢的消息都是悶著頭自己用力買,盤中傳出的訊息是讓人賣股票用的。
----分隔線----
台灣經濟負成長幅度驚人,不過,台股反而破空而出,由貶值、高殖利率概念股領軍,除了台積電持穩上漲外,奇美電更亮燈漲停,加上行政院會上午召開,市場傳出證交稅減半的可能,帶動加權指數走高翻紅,終場上漲30點,以4528點作收---鉅亨網2009年2月19日
昨日傳出行政院院長劉兆玄臨時召集副院長邱正雄、經濟部長尹啟銘、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等人,進院長辦公室開會;討論是否以國發基金入股茂德,或購買DRAM關鍵技術。---鉅亨網 - 2009年2月12日
群創(3481)傳出三星大砍冠捷液晶監視器代工訂單,激勵早盤一度大漲逾半根停板。 近來強勢的中國內需族群隨大盤急跌拉回,包括潤泰全、潤泰新、藍天、聯強等跌幅在2%-4%。---中央日報 - 2009年2月16日
勝華(2384)連續第二日跳空大漲,今日盤中再度亮燈漲停,總計兩日之內大漲約14%。傳出勝華為廣達多點觸控顯示技術的面板模組供應商,今日股價爆量大漲,但是今日漲停之後,頻打開漲停,成交量爆出逾7萬張的近期新大量。---聯合新聞網 - 2009年2月16日
- Feb 17 Tue 2009 23:17
道瓊運輸指數破新低
還沒收盤,但道瓊運輸指數已經破新低,明天有好戲看了。
資料來源:
http://stockcharts.com/h-sc/ui?s=$indu&p=D&yr=0&mn=6&dy=0&id=p71316421307
- Feb 17 Tue 2009 22:30
盤勢難以意料!so what?
如果有人問我怎麼看這個盤?過去我會根據技術或籌碼的型態跟隨著市場上聽到的聲音一樣,規劃可能的走勢或者提出煞有其事的看法。例如4100到4600之間盤整震盪,如果越過XX均線就上看多少,如果跌破OO均線就下探多少點。但這樣的思維是對的嗎?
我懷疑自己是錯的。至少錯了一半。
技術分析的功用是提出一套讓市場玩家彼此可以溝通的語言,也是讓操作者用來描述現狀的工具,但他並不賦予對未來的看法或預測,誰說突破均線就一定往上?破線就往下?沒這一回事。個股要上或下還得加入當天走勢的新參數。當大盤像今天一開盤就弱勢格局並且持續下探的走勢,除了少數例外,所有類股都會被往下拖,反之過去以來的「無稽之彈」,在強勢電子族群的帶動下,營收爆爛的類股一樣跟著漲了一成。短線資金行情是最難捉磨的。快速進出的資金型態也是理性分析的限制的主因。
那怎麼辦?
預先規劃是對的,但錯的地方在於規劃僅止以過去資訊為素材的規劃,當盤勢與規劃的方向相反時需要即時反應規劃的限制在哪!即刻調整。規劃是對的也是錯的,對的地方在於規劃時可以瞭解目前的處境或狀態,但錯的地方在於操盤者常不免以既有的理解投射在盤勢上,以自我為主體,將市場的波動視為客體,但這剛好與現實悖離。市場雖然不會思維,但他是主體,要用什麼樣的概念來解釋呢?我覺得若用文本分析的角度來理解或許有一點助益;我們可以將盤勢的波動視為Implied author的傑作,這個Reality為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Author我們僅是Reader,而且是非常有限的reader,容易出錯的reader。知道自己容易出錯以及哪裡錯了!比證明自己是對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即刻調整,即刻調整、即刻調整、即刻調整,這四個字值得寫一萬遍,寫到骨頭裡,融化在血液中,有根有據地保持高度的彈性。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簡直像在剝皮蝕股,尤其是原本以為自己分析架構已經很有把握的情況下,還必須要轉換方向時,那種胸悶與惶恐的壓力,像是要把人擊碎似的巨大。操盤手要習慣這種隨時像要從萬丈深淵跌落谷底的壓力。
盤勢難以意料!確實如此。「盤」是用來跟隨而不是預測的。
- Feb 17 Tue 2009 22:12
沈得住氣:賺錢的修練
台股去年底十一月底以來反彈回檔來回了四趟。
從週線的角度來看台股在盤整區塊內上下運動,看多看空都可能賺錢,但前提是跟得上類股的輪動速度,這段期間類股的輪動與資金和消息面共振,從基本面作思考點的操作者除了作空或者空手,應該還沒到放膽進場的階段,這也是我跟一些業內的朋友聊天時他們的心情。
這些正規軍的操作者雖然嘴上說不搶反彈,但看到某些類股從低點硬生生的往上漲了兩成甚至三成,要說不為心動恐怕還得要幾年的修練。坦白說我也會心動,也會從事後諸葛的角度看到沒吃到的甜頭跟著懊悔,但市場的波動不是每一種型態都能夠讓人賺錢,有些波動完全是隨機無規律的,今天大漲明天大跌,除非叮著盤跟她賭,我還想不出有什麼理性的基礎能夠分析這種令人垂涎的價差,因此想更進一步吃這種價差的豆腐是不可能的。沈得住氣。是必要的操練。以茂德為例,有朋友在上個月跟我說,你看,茂德從低點以來漲多麼多?當時也覺得好糗,滿臉通紅惶惑不已!是啊,我怎麼這麼遜,喵的,一個半月過後,茂德大已經要被打入全額交額股了,時間是朋友也是敵人;不只茂德,我心裡面還有幾檔股票也是不妙,但或許時候還沒到罷了。
用自己的資金操作或者有足夠的資金支配權是是操作者必要的空間。否則被逼著進場或退場,會打亂原本的操作思維與紀律。zarqarwi有部分的資金是用代客操作的模式進行,感受頗深。要用最嚴格的批判標準檢視自己的分析,並且要沈得住氣。多或空自有定見,否則陷入忽多忽空的雙頭巴,被打擊交易信心,要用相當的時間去修復。
zarqarwi時常被批評難以操控!難以溝通,這其實是廢話。當操盤的人哪可能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要我買我就買要我空我就空!那我花這麼多時間讀書研究是幹假的嗎?不是不願意被改變或調整,相反我也期待真知灼見,但我發覺市場上能夠用力、理性地跟你我討論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大部分討論的人都是「感覺」取向,emotional oriented,而不是分析取向 description base 。願意寫文章分享的高手不多,能抽出空交流的就更少了。因此獨立研究是必要的操練,沈得住氣才能讓研究心得與操作相得益彰。
寫得好像很沈得住氣的樣子,其實我只把每天的現實煎熬,煎熬現實,寫出來與看官分享。
自己還需要多多努力。
共勉。